[发明专利]车辆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3702.7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佐伯浩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其针对于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被输入的碰撞载荷而能够进一步得到较高的刚性。形成于地板框架(42)的后部(45)处的扩宽部(54)与形成于后纵梁(60)的前部(63)处的扩宽部(66)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同的位置处。而且,该后纵梁(60)的扩宽部(66)与下边梁(24)及地板下横梁(46)相结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边梁(24)、地板框架(42)、地板下横梁(46)及后纵梁(60)在相同的部位(结合部70)处被相互结合在一起。由此,能够提高作为所谓的框架部件的地板框架(42)、下边梁(24)、地板下横梁(46)及后纵梁(60)的结合力,并在所述部件上进一步提高强度及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地板面板下的下边梁与通道之间设置有地板框架的技术。该地板框架随着趋向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地板框架的前端部与前侧框架的后端部连接(结合),地板框架的后端部与后侧框架的前端部连接。在后侧框架中,该后侧框架的前部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与边梁(下边梁)连接,后侧框架的前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与横梁结合。由此,例如在车辆的前部碰撞时(车辆的前面碰撞时),从前框架被输入的碰撞载荷能够经由该地板框架而直接地向后侧框架传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8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几年,由于在车辆中,针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输入的碰撞载荷而进一步要求较高的刚性,因此在上述在先技术中,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针对从车辆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而能够进一步得到较高的刚性的车辆框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车辆框架结构具有:通道,其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下边梁,其分别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下横梁,在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了第一封闭截面部,并且所述地板下横梁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地板框架,在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了第二封闭截面部,且所述地板框架在所述下边梁与所述通道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配置,并且所述地板框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与前纵梁相结合,且所述地板框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与所述下边梁及所述地板下横梁相结合,所述前纵梁在车辆前部处的车辆宽度方向上于所述下边梁与所述通道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配置。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车辆框架结构中,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配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道。此外,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下边梁。
在此,在地板面板下方设置有地板下横梁,在所述地板下横梁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了第一封闭截面部,并且该地板下横梁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此外,在地板面板下方,且在下边梁与通道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配置有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了第二封闭截面部。该地板框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与前纵梁相结合,且所述地板框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与下边梁及地板下横梁相结合,所述前纵梁在车辆前部处的车辆宽度方向上于下边梁与通道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而被配置。
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所谓的框架部件的地板框架、下边梁及地板下横梁的强度及刚性。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地板面板自身的强度及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3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