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干式球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9372.2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雷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勒(天津)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B02C17/24;B02C23/12;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磨机 研磨 物料输送 分级 干式球磨 多次分级 分级装置 球磨系统 生产效率 收集装置 送料装置 物料通过 系统实现 循环研磨 闭环式 均匀性 投料槽 整个球 送入 污染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干式球磨系统,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通过送料装置将投料槽内的物料送入球磨机内研磨,研磨后的物料输送至分级装置进行分级,分级后质量较轻的物料输送至收集装置收集,分级后质量较重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球磨机再次研磨。本发明将物料通过球磨机研磨后对其进行一次、二次或多次分级处理,且整个球磨系统实现了循环研磨,即质量较重的物料反复进入球磨机进行研磨,对质量较轻的物料进行持续收集,直至所有物料达到指定的粒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同时,本发明的球磨系统采用闭环式研磨,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式球磨物料技术领域,即粉料物料的进料、出料、分级和超细化深加工领域,具体说是智能型干式球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的选矿或先进材料领域中,研磨及分级作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环节,其工作状态的好坏对纳米材料的工艺指标、能源消耗以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充分挖掘研磨和分级作业的内在潜力,寻求高效的纳米研磨和在线分级有效途径,对磨矿分级自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带有适度和粘性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体如果放置在一个容器里,让它以小流量的方式来自动向下流动,这时很难依靠自身的重量向下流动,因为这些物料有一定的粘性,容易堵塞出口,在与其他不同种类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料进行有比例的混合配制时,一般情况下把几种不同的物料按比例称量好后,再把这几种不同的物体倒在搅拌机里进行机械搅拌或倒在容器里人工手动进行混合,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是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不能以流水线的形式进行操作,难以适应现代机械化的生产要求。特别当物料中参杂有絮状或绒状物料时,此现象尤为明显,其切割方式为线性剪切,剪切力较大,所以机械运转时会有“砰砰”的闷响声,严重时会导致堵塞,出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球磨机、粉碎机等自问世以来由于性能优异,在材料超细化和分级领域中赢得了科研者、企业主的美誉,随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市场对上述机器的需求量的急速加大,而其性能和品质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着更严格的要求。现有的球磨设备多为湿法球磨机,其可通过物料泵直接送料;而对于现有的干法球磨机,其进料方式要么利用重力自然进料,要么利用负压进料,进料后在采用球磨机进行几次球磨后,得到成品。这种方式由于没有对球磨后的物料没有分级处理,造成产品的粒径不够均匀;且现有的干法球磨机是直接从出料口出料,这对于负压进料时的气密性有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产效率高、可对物料进行多次分级的在线式智能型干式球磨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式球磨机系统,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球磨机,所述球磨机通过送料装置将投料槽内的物料送入球磨机内研磨,研磨后的物料输送至分级装置进行分级,分级后质量较轻的物料输送至收集装置收集,分级后质量较重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球磨机再次研磨。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装置收集的物料输送至二次分级装置进行二次分级,二次分级后质量较轻的物料输送至二次收集装置收集,二次分级后质量较重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球磨机再次研磨。
作为优选,分级后质量较重的物料和二次分级后质量较重的物料均进入一中转料仓,再由中转料仓进入所述投料槽,然后通过投料槽输入所述球磨机。
作为优选,所述投料槽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料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平移旋转装置,该平移旋转装置带动所述料槽平移并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平移旋转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并与机架一侧铰接的滑轨和可沿该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料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投料槽出口连通的出料通道,在该出料通道内沿其出料方向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由电机带动旋转且可驱动投料槽内的物料沿所述出料通道流入所述球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勒(天津)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派勒(天津)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9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抗结焦负载型金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式球磨分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