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用斜三通外廓自由锻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1546.9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舒涛;高锦张;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K1/16 | 分类号: | B21K1/16;B21J1/06;B21J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耀文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机组 蒸汽 管道 三通 外廓 自由锻 成形 方法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斜三通热锻成形的方法。其主要工艺步骤:(1)选定耐热钢锭;(2)分段加热到1100~1150℃,保温两小时;(3)将钢锭从炉中取出,剁去头尾;(4)将钢锭多次镦粗拔长;(5)利用上下V形砧,以及平砧,进行外廓成形(6)利用下平砧,上窄平砧修整外形。该成形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应力应变分布场量,使得锻件内部组织均匀密实,纤维组织流线与斜三通外形保持一致,同时使得冲孔后的管壁各处性能均匀一致。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超超临界机组的斜三通外廓锻造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领域,适用于大型发电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斜三通的自由锻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新建的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因为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单位功率的投资成本也就越低,而且机组的热效率也越好,还可以降低电站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许多1000MW机组目前都采用超超临界蒸汽压力,其压力达到了32MPa,温度超过600℃。主蒸汽管道作为蒸汽传输的载体,必须承受着高温高压,普通的奥氏体钢已经难以承受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而蒸汽管道用斜三通,起到分流蒸汽作用,不仅承受着高温高压,还有复杂的交变载荷,高温蒸汽对三通的冲击,腐蚀,极易发生疲劳,蠕变损伤现象,导致降参数运行,严重时甚至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传统的斜三通一般采用焊接或铸造成形,而锻造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状态,因此提出了锻造生产斜三通的方法。
斜三通属于异型件,于尺寸较大且市场需求量不大,而且尺寸规格种类较多,采用模锻成形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因此提出了自由锻成形斜三通,自由锻需要克服的难点主要为斜三通外廓成形的方法,同时还要求获得良好的应力应变场量。
发明内容
针对斜三通的外形,以及工作环境,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斜三通的自由锻成形工艺,不仅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应力应变场量分布,而且内部显微组织均匀致密,纤维流线方向与三通外形一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用斜三通外廓自由锻成形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坯料选择:选择P91材料,铸成多棱柱坯料,坯料重量为成品重量的1.2-1.5倍;
(2)坯料加热;将坯料分段加热至初锻温度,当坯料表面温度低于终锻温度时回炉再加热;坯料的初锻温度为1100-1050℃,终锻温度为900-950℃;根据材料的热导率,以及比热容的变化,制定合适的加热工艺,避免产生温度应力并保证锻件心部热透。
(3)锻坯下料:将步骤(2)中分段加热后的坯料从加热炉中取出,剁切头尾,冒口剁切量为坯料长度的7-9%,尾端剁切量为坯料长度的5-7%;去除氧化皮,形成锻坯;
(4)锻坯镦拔:每个镦拔组合包括一次镦粗,两次拔长,具体如下:将锻坯镦粗,镦粗比为2-2.5,镦粗之后再进行一次压方,然后对压方后的坯料用上下窄平砧进行一次拔长,拔长时上砧的下压率为25%-30%,拔长完一次后将坯料沿轴向旋转90度,再用上下窄平砧进行第二次拔长,拔长时上砧的下压率为25%-30%;
(5)锻坯成形:将坯料镦粗,再倒下,修整成方坯(形状接近于正方体);将方坯放入凹角大于90°的上下V形砧,压成截面为菱形的柱体,再将坯料沿轴向旋转90度,在凹角大于90°的上下V形砧中再次压成菱形;而后将坯料放入凹角为90°的下V形砧,用上平砧下压,直至坯料截面形状近似于斜三通外形;再将坯料立起,放入上下平砧,用上平砧下压,形成斜三通的外廓形状;
(6)利用下平砧,上窄平砧进行三通外形修整,而后进行冲孔工艺。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锻坯镦拔包括至少两个镦拔组合。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上下V形砧的凹角为不大于120°的钝角。
进一步的,步骤(5)在上下V形砧之间锻压前,被修整后的坯料沿轴向截面为正方形,轴向长度略小于截面边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1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