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5462.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泰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青炜;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中的 吸引 管道 | ||
1.一种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31),吸引管道构成为使由负压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在内部从各所述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朝向第2端部(33)流动,邻接的管道形成体(31)通过使位于上游侧的第2管道形成体(31)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33)嵌入位于下游侧的第1管道形成体(31)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32)的内侧而连结,
所述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的内周面具有随着趋向所述第1端部(32)的开口而直径扩大的开口锥形部(32a),并且所述第2管道形成体(31)的第2端部(33)的外周面沿着该第2管道形成体(31)的轴向以直线状延伸,
具备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34),该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34)插入于所述第1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的内周面与所述第2管道形成体(31)的第2端部(33)的外周面之间,并且具有随着趋向所述空气的吸引流的方向而前端变细的插入锥形部(3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中,
在所述插入锥形部(34a)插入于所述第1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的内周面与所述第2管道形成体(31)的第2端部(33)的外周面之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插入锥形部(34a)的锥角(θ1)比所述开口锥形部(32a)的锥角(θ2)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中,
所述弹性密封部件(34)具有与所述插入锥形部(34a)连续并且比所述插入锥形部(34a)厚的刚性加强部(34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中,
所述弹性密封部件(34)在所述插入锥形部(34a)与所述刚性加强部(34b)之间具有阶梯部(34c)。
5.一种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31),吸引管道构成为使由负压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在内部从各所述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朝向第2端部(33)流动,邻接的管道形成体(31)通过使位于上游侧的第2管道形成体(31)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33)嵌入位于下游侧的第1管道形成体(31)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32)的内侧而连结,
所述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的特征在于,
具备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34),该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34)插入于所述第1管道形成体(31)的第1端部(32)的内周面与所述第2管道形成体(31)的第2端部(33)的外周面之间,并且具有随着趋向所述空气的吸引流的方向而前端变细的插入锥形部(34a),
所述弹性密封部件(34)具有与所述插入锥形部(34a)连续并且比所述插入锥形部(34a)厚的刚性加强部(34b),
所述弹性密封部件(34)在所述插入锥形部(34a)与所述刚性加强部(34b)之间具有阶梯部(34c)。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其中,
在所述弹性密封部件(34)中的与所述管道形成体(31)紧贴的面具备多个环状槽(3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5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