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5462.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泰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青炜;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中的 吸引 管道 | ||
本发明涉及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由负压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从各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朝向第2端部而在内部流动。邻接的管道形成体通过使位于上游侧的第2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嵌入位于下游侧的第1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的内侧而连结。吸引管道具备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该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插入于第1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的内周面与第2管道形成体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弹性密封部件具有随着趋向空气的吸引流的方向而前端变细的插入锥形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
背景技术
在纺纱机中,若从牵伸装置送来的纤维束断纱,则纤维束有时会卷绕于前下罗拉而对之后的接头作业产生妨碍。由此,在纺纱机中配备有利用空气将断开了的纤维束吸引并除去的气动清纱装置(pneumatic clearer)。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12862号公报。气动清纱装置具备沿机座长边方向延伸的气动管道(吸引管道)。在气动管道设置有朝向前下罗拉延伸的吸引管。
气动管道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邻接的管道形成体通过使第2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嵌入第1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的内侧而连结。例如,将位于上游侧的管道形成体的下游端部嵌入位于下游侧的管道形成体的上游端部的内侧。在气动管道内,从负压源作用负压,断开了的纤维束通过在吸引管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而被吸引并被除去。
另外,以往以来公知有如下纤维束集束装置:以绒毛减少等纱线品质的提高为目的,使所牵伸的纤维束在加捻前预先集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71476号公报。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吸引管,该吸引管具有与多个纱锭对应的规定长度。在吸引管中的供纤维束通过的位置设置有吸引孔。吸引管经由多个连接管而与筒状的吸引管道连接。吸引管道具有与多个纱锭对应的规定长度。纤维束集束装置的吸引管道也与上述气动清纱装置的气动管道相同地,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邻接的管道形成体通过使第2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嵌入第1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的内侧而连结。在吸引管道内,从负压源作用负压。通过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纤维束借助在吸引管的吸引孔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而集束。
对于这样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而言,通过使第2管道形成体的第2端部嵌入第1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的内侧,从而将邻接的管道形成体连结。因此,在第1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的内周面与第2管道形成体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缝隙。由此,存在空气经由该缝隙而向内部流入的担忧。
另外,存在如下担忧:管道形成体被作用于吸引管道内的负压吸引,而导致邻接的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相对位置从预先决定的规定的相对位置偏移。为了将邻接的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相对位置定位,考虑将邻接的管道形成体的连结部分粘合,但是若将邻接的管道形成体的连结部分粘合,则在需要将邻接的管道形成体分解的情况下,无法容易地进行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上述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既能够抑制空气的经由第1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的内周面与第2管道形成体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缝隙而朝向内部的流入,又能够不粘合第1以及第2管道形成体彼此的连结部分而将第1以及第2管道形成体彼此的长边方向的相对位置定位。
实现上述目的的纺纱机中的吸引管道具有多个筒状的管道形成体。吸引管道构成为使由负压产生的空气的吸引流在内部从上述各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朝向第2端部流动。邻接的管道形成体通过使位于上游侧的第2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部嵌入位于下游侧的第1管道形成体的长边方向的第1端部的内侧而连结。吸引管道具备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该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插入于上述第1管道形成体的第1端部的内周面与上述第2管道形成体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并且具有随着趋向上述空气的吸引流的方向而前端变细的插入锥形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B是吸引管的局部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5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