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光学设备及振动促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0479.1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芦泽隆利;大根一泰;西原慎二;森桶利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G02B7/08;G03B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王娟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方法 光学 设备 振动 促动 | ||
不损害振动波马达的响应性地抑制相位差变更时的异常噪声。透镜镜筒(10)的透镜侧MCU(15)控制向振动波马达输出A相驱动信号及B相驱动信号而向振动波马达(12)施加驱动电压的驱动装置(14)。透镜侧MCU(15)使用例如驱动电压设定部(152)和占空比变更部(153),变更驱动电压。另外,透镜侧MCU(15)具有变更A相驱动信号及B相驱动信号的相位差的相位差变更部(154)。透镜侧MCU(15)在使振动波马达(12)驱动的情况下将驱动电压变更成Vreg,在相位差变更部(154)变更相位差的情况下,将驱动电压变更成比零大且比Vreg小的V1。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2月28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3/05552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380022400.6、发明名称为“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光学设备”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1)关于振动波马达的驱动,已知有抑制产生异常噪声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A相驱动信号和B相驱动信号的相位差逐渐从90deg变化到0deg来抑制使振动波马达停止时的异常噪声。
(2)已知一种摄像装置,通过振动波马达使光学系统驱动,进行自动对焦等的处理(专利文献2)。
(3)振动促动器利用压电体的伸缩使弹性体的驱动面产生行进式振动波(以下简称为行波),通过该行波使驱动面产生椭圆运动,驱动与椭圆运动的波峰加压接触的移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这样的振动促动器具有即使在低转速也具有高扭矩的特征,在搭载于驱动装置上的情况下,能够省略驱动装置的齿轮。由此,没有齿轮噪音,能够实现静音化,另外,定位精度也提高。在电子相机中,存在搭载有该振动促动器的电子相机。另外,在电子相机中,除了静态图像摄影以外,也有能够进行动态图像摄影的电子相机(参照专利文献4)。进行动态图像摄影的情况下,通常,还进行音声的取入。
(4)以往,为驱动振动促动器,对于压电元件,施加相位相互不同的2个振动信号。被输入的振动信号的频率从为了驱动振动促动器而使用的驱动频率与包含该驱动频率的振动模式(驱动模式)的下一高次的振动模式的共振频率之间的频率(起动频率)开始,逐渐降低到驱动频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5)以往,振动促动器的驱动装置通过使输入到振动促动器的交变信号的相位差及频率变化来控制振动促动器的动作(例如,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9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53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1-173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80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3-22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4765405号公报
(1)在进行振动波马达的停止或驱动方向的反转时,有时使A相驱动信号和B相驱动信号的相位差变化。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使相位差逐渐变化的方法中,有损振动波马达的响应性。
(2)切换基于振动波马达对光学系统的驱动方向时,发生异常噪声成为问题。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切换驱动方向时,停止向振动波马达施加电压,而暂时停止光学系统的驱动。此时,在为进行方向切换后的驱动而向振动波马达进行电压施加时,伴随驱动电路内部的能量上升,发生异常噪声。这些异常噪声在例如由摄像装置进行的动态图像摄影时等被录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0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