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发光标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2558.4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肯尼斯·德洛克;迈克尔·A·穆斯利赫;斯图尔特·C·萨尔特;布莱恩·赛勒;哈利·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22;F21V19/00;F21V23/00;F21W101/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发光 标志 | ||
1.一种标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整体形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
光源;
第一光致发光结构,所述第一光致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被配置成响应于从所述光源发射的输入光而发射输出光,其中,所述输出光通过光透射部分离开所述壳体;以及
基底,所述基底连接至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的可见部分和外周部分,其中,所述光透射部分设置在所述可见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志,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印制的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其中,所述第一光致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一种光致发光材料,所述光致发光材料配置成将从所述光源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的所述输入光降频转换为输出至可见部分的可见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志,其中,所述输入光包括蓝色光、紫色光和UV光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志,其中,所述第一层由半透明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层由基本上不透明的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志,其中,所述光透射部分配置为基本上围绕标识的几何形状。
8.一种用于车辆的标志,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具有在所述基底上的光产生组件;
壳体,所述壳体连接至所述基底并且具有可见部分;以及
光致发光结构,所述光致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光产生组件的一部分上方并且被配置成响应于由所述光产生组件的激发而变亮,其中,从所述光产生组件发射的光通过第一光透射部分离开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标志,其中,所述光产生组件包括多个印制的LE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标志,其中,所述第一光致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一种光致发光材料,所述光致发光材料配置成将从所述光产生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的输入光降频转换为输出至所述可见部分的可见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标志,其中,所述输入光包括蓝色光、紫色光和UV光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标志,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部分照亮所述可见部分的第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标志,进一步包括:
第二光透射部分,所述第二光透射部分设置在所述可见部分上并且配置成照亮设置在所述可见部分上的标识。
14.一种形成标志的方法,包括:
通过成型透射光的第一层并在所述第一层上包覆成型基本上不透明的第二层来形成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层;
在所述第二层下方放置光源和光致发光结构,其中,所述光致发光结构配置成响应于从所述光源发射的输入光通过光透射部分发射输出光;以及
连接基底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基底之间封装所述光源和所述光致发光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标识连接至可见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光源,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使所述光源发光,从而使所述可见部分的一部分变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是透射光的并且所述光源配置成朝向所述可见部分发射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致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一种光致发光材料,所述光致发光材料配置成将从所述光源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的输入光降频转换为输出至可见部分的可见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光包括蓝色光、紫色光和UV光中的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形成标志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源配置为印制的LED的第一部分和印制的LED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配置为通过第一光透射部分发射光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配置为通过第二光透射部分照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25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