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2099.3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邵钢;于东洋;叶盛鉴;王晓红;贾海涛;孙向志;汤鱼;徐宇;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压滑动轴承 加载 试验装置 运转过程 大量程 液压加载装置 滑动轴承 试验主轴 受力状态 外部主机设备 载荷传感器 安全稳定 垂直加载 导向滑块 加载法兰 加载试验 加载载荷 试验轴承 止动套筒 导向座 止动杆 试验 防转 量程 三档 轴承 驱动 运转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涉及动压滑动轴承试验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的问题。该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支持轴承、试验主轴、试验滑动轴承、试验轴承外壳、加载法兰、载荷传感器、止动套筒、加载导向座、导向滑块、液压加载装置和防转止动杆。本发明可通过外部主机设备驱动试验主轴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转速运转,并通过液压加载装置垂直加载模拟动压滑动轴承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而对动压滑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方向受力状态进行加载试验;同时可解决加载载荷较小时不精确的问题,并可实现三档量程加载,保证滑动轴承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压滑动轴承试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动压滑动轴承性能计算程序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运转时轴承的性能参数存在一定误差;对于运转工况较多、动压滑动轴承比压极小或极大,动压滑动轴承运转线速度极低或极高、计算油膜最高温度较高以及最小油膜厚度接近许用值等输入输出参数较极端的动压滑动轴承,可在使用前按实际运转时的计算受力和转速进行加载试验获得轴承的性能参数进而验证计算结果,并根据试验所得数据不断修正已有的计算程序。但是,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压滑动轴承大量程加载的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支持轴承、试验主轴、试验滑动轴承、试验轴承外壳、加载法兰、载荷传感器、止动套筒、加载导向座、导向滑块、液压加载装置和防转止动杆;
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中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中箱体和上箱体之间通过螺栓联接;所述上箱体与试验轴承外壳之间连接有进油管;所述下箱体的一侧开设回油孔;
所述支持轴承包括前支持轴承和后支持轴承,所述前支持轴承和后支持轴承安装在中箱体与上箱体之间,用于支撑试验主轴的运转;
所述试验主轴上依次安装前支持轴承、后支持轴承和试验滑动轴承;
所述试验滑动轴承上安装所述试验轴承外壳,所述试验轴承外壳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试验轴承外壳的下半部与加载法兰连接;
所述液压加载装置安装在下箱体上,所述液压加载装置的输出端安装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与所述加载法兰之间安装载荷传感器;
所述加载导向座和止动套筒同时安装联接在与下箱体联接的中箱体中分面上;
所述防转止动杆安装在中箱体上,用于保证试验滑动轴承轴承安装过程中试验轴承外壳的下半部及加载法兰与止动套筒之间无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液压加载装置包括一级油缸联动和二级油缸联动,所述一级油缸联动包括一级油缸进油管、一级油缸回油管、一级油缸活塞杆、一级油缸外壳和一级油缸活塞;所述二级油缸联动包括二级油缸进油管、二级油缸回油管、二级油缸活塞杆、二级油缸外壳和二级油缸活塞;所述一级油缸外壳与二级油缸外壳相联接,二级油缸外壳焊接于安装法兰上,所述一级油缸活塞杆安装在一级油缸外壳内部,并与一级油缸活塞联接;所述二级油缸活塞杆通过螺栓与一级油缸活塞杆联接,所述二级油缸活塞杆与二级油缸活塞联接并安装在二级油缸外壳中。
优选地,所述液压加载装置在下箱体上的内安装止口、加载导向座的导向孔、载荷传感器及加载法兰应保证加工同轴度;同时保证所述液压加载装置底部安装法兰外安装止口与一级油缸活塞杆、二级油缸活塞杆输出端的加工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2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系统
- 下一篇:酸溶铝和酸不溶铝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