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发动机颗粒过滤器的清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7262.3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C.M.米诺;I.里奇;S.佩雷戈里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1N9/00;F01N11/00;F02D41/14;F02D41/02;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发动机 颗粒 过滤器 清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发动机的颗粒过滤器的清理方法,特别地涉及机动车辆内燃发动机的颗粒过滤器的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颗粒过滤器设计用于捕集可能包含在由内燃发动机,典型地柴油发动机产生的排气中的颗粒物质(烟灰)。
当积聚在颗粒过滤器内部的颗粒物质的量超过最大允许限值时,颗粒过滤器需要被清理以恢复其原始效率。
通常被称为颗粒过滤器的再生的该活动可通过操作内燃发动机提高流动通过颗粒过滤器的排气的温度来进行,以使排气将颗粒过滤器加热达到使得积聚的颗粒过滤器烧掉的温度。
但是,在再生期间,颗粒过滤器的该温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由颗粒物质的燃烧产生的热和由流动通过颗粒过滤器的排气的质量流量排出的热。
特别地,排气的质量流量与发动机速度等相关,发动机速度即发动机曲轴的旋转速度,其决定每单位时间执行排气冲程的数量。
因此,如果发动机速度在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期间突然减小(例如下降到怠速),则排气的冷却效果被明显降低,并且颗粒过滤器的温度可能不可控地升高。
考虑到上面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内燃发动机以低发动机速度操作时用于恢复颗粒过滤器效率同时防止颗粒过滤器经受过大热应力的技术方案。
这和其他目的通过本发明的具有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的特征的实施例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的优选的和/或特别有利的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理内燃发动机的颗粒过滤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操作内燃发动机以再生颗粒过滤器,
在再生期间测量发动机速度值,
如果测得的发动机速度值小于或等于其预定阈值,则控制颗粒过滤器的温度,
其中,控制颗粒过滤器的温度包括以下步骤:
增压内燃发动机;和
供给内燃发动机一定量再循环排气。
内燃发动机的增压具有提高流动通过颗粒过滤器的排气的质量流量的作用,由此确保对颗粒过滤器的适当的冷却作用,即使内燃发动机正在低发动机速度下操作。
另一方面,再循环排气具有降低流动通过颗粒过滤器的氧量的作用,由此降低由颗粒物质燃烧产生的热。
以该方式,颗粒过滤器的再生可在不引起过大热应力的情况下实行。
根据该实施例的一方面,增压内燃发动机可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传送到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空气的质量流量值,
计算质量流量的测量值和其目标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计算的差值调整内燃发动机的增压。
该方面通过以闭环控制方式控制空气质量流量来提供发动机增压的准确调整。
根据该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内燃发动机的供给可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排气中的氧浓度值,
计算氧浓度的测量值和其目标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计算的差值调整再循环排气的量。
该方面通过以闭环控制方式控制氧浓度来提供再循环排气的量的准确调整。
根据该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内燃发动机的供给可包括从颗粒过滤器的下游获得再循环排气的量。
该方面由于以下事实而被促动:为了执行再生,内燃发动机的操作可使少量燃料(通常称为后喷射)从燃烧室离开而未燃烧,并且在颗粒过滤器上游的排气管中氧化。因此,上述方面具有阻止这些未燃烧的少量燃料与排气一起被再循环的作用。
根据该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内燃发动机的供给可包括打开排气再循环阀的步骤,排气再循环阀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管和进气管道流体连通。
该方面提供用于再循环一定量排气的简单且可靠的技术方案。
根据该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内燃发动机的增压可包括操作布置在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管道中的电动压缩机的步骤。
该方面具有使发动机独立于发动机操作条件而增压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再生期间计算发动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如果计算的变化率小于或等于其负阈值,则控制颗粒过滤器温度。
该方面具有在发动机速度减小非常快以至于预期快速下降低于阈值的情况下,预见颗粒过滤器温度的控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7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袋(红)
- 下一篇:包装袋(LANNAFOOTPATCH兰纳足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