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心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664.9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岩村和光;杉谷信;白川尚希;竹内齐;山崎昭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提高均一性能以及设计性能的实心轮胎。实心轮胎(1)包含第一轮胎构件(10)以及第二轮胎构件(20)。第一轮胎构件(10)包含具有接地面(11a)的第一胎面环(11)、配置于第一胎面环(11)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内周部(12)以及用于将第一胎面环(11)连结于第一内周部(12)的多个第一辐条(13)。第二轮胎构件(20)包含具有接地面(21a)的第二胎面环(21)、配置于第二胎面环(21)的径向内侧的第二内周部(22)以及用于将第二胎面环(21)连结于第二内周部(22)的多个第二辐条(23)。第一轮胎构件(10)与第二轮胎构件(20)以沿轮胎轴向并排的状态被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均一性能以及设计性能优越的实心轮胎。
背景技术
作为实心轮胎,提出了通过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辐条将具有接地面的圆筒状的胎面环与固定于车轴的内周部之间连结起来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使在上述的实心轮胎中,也与充气轮胎同样,要求优越的均一性能。对于实心轮胎,除了胎面环单体的均匀性以及胎面环与内周部的偏心之外,还要考虑辐条的设计对均一性产生的影响。
另外,若与充气轮胎的侧壁相比,则实心轮胎的辐条能够实施各种设计处理,由此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32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8/050503号公报
实心轮胎的辐条例如能够通过向金属模具的腔室空间注入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凭借化学变化或者温度变化使上述弹性材料固化而成型。
然而,在通过上述的方法成型实心轮胎的辐条的情况下,因辐条的形状不同,会产生所谓的根切,因此用于使辐条脱模的金属模具构造变得复杂。因此,在欲使用简单的金属模具构造来成型辐条的情况下,辐条的设计的自由度被限制。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2所公开的辐条形成为与平行于轮胎轴向延伸的形状,由此能够抑制上述的根切。上述的形状的辐条的设计的自由度被限制,从而存在无法提高均一性能以及设计性能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提高均一性能以及设计性能的实心轮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至少包含第一轮胎构件和第二轮胎构件,上述第一轮胎构件包含:具有接地面的圆筒状的第一胎面环;配置于上述第一胎面环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内周部;以及用于将上述第一胎面环连结于上述第一内周部的多个第一辐条,上述第二轮胎构件包含:具有接地面的圆筒状的第二胎面环;配置于上述第二胎面环的径向内侧的第二内周部;以及用于将上述第二胎面环连结于上述第二内周部的多个第二辐条,上述第一轮胎构件与上述第二轮胎构件以沿轮胎轴向并排的状态被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轮胎构件与上述第二轮胎构件通过上述第一内周部与上述第二内周部的固定而被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上述第一胎面环与上述第二胎面环在轮胎轴向无间隙地邻接。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优选在向实心轮胎加载负载的前后,上述第一辐条以及上述第二辐条配置于相互不接触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优选在向上述各内周部加载负载的前后,上述各轮胎构件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不变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轮胎构件的上述第一辐条沿轮胎周向周期性地排列,上述第二轮胎构件的上述第二辐条沿轮胎周向周期性地排列,上述第一辐条的上述排列相对于上述第二辐条的上述排列沿轮胎周向错开相位。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心轮胎中,优选至少关于上述胎面环与上述辐条,上述第一轮胎构件与上述第二轮胎构件为相同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