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8234.1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江;沈刚;於国良;范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益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H01B1/16;H01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复合 导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金属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复杂和苛刻的应用环境和场所如石油化工、高层建筑等对电力传输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导体是否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特别是耐高温性能极其重要,如何在保证导体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耐高温性能,可以增加线路安全性能,意义重大。
在本发明完成之前,尚未见到用与本发明制备方法相同的耐高温复合导体产品,也未见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耐高温复合导体的制备方法在文献中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高温复合导体以及耐高温复合导体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导体由铜导体、导电隔热涂层组成;所述导电隔热涂层中,沿铜导体轴向(即,铜导体的长度方向),铜颗粒相互接触形成多个连续导电通道,各连续导电通道由无机粉体烧结后形成的陶瓷相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电隔热涂层厚度为15μm-22μm,在25℃时沿厚度方向等效热导率为0.095W/(m·k)-0.102W/(m·k),在600℃时沿厚度方向热导率为15.825W/(m·k)-20.332W/(m·k),其最高使用温度为600℃-8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耐高温复合导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不同粒径的铜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采用0.01mol/L的稀盐酸对混合铜粉进行酸洗,并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除去残留稀盐酸,在氮气保护气氛、在70℃的条件下干燥20min;
将氧化铜、氧化镁、氧化锌、氧化硅、氧化铝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形成无机粘接剂粉体;
将乙基纤维素、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乙酸乙酯、二乙二醇丁醚、三乙醇胺、苯二酸、正丁醇、硅烷偶联剂(KH-550)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温至70±1℃,热熔得到有机载体;
按比例将干燥后的铜粉、无机粘接剂粉体、有机载体进行混合,搅拌并采用超声波振荡制备成导电隔热浆料;
使铜导体以一定速率通过充满导电隔热浆料、并且温度为70±1℃的浆料槽,对铜导体以0.5m/s-5m/s的速率进行在线涂覆;
在氮气保护气氛下,以10℃/min升至100℃,保温10min,对涂覆后的铜导体进行烘干;以及
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在350℃-370℃环境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30min。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电隔热浆料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混合铜粉67%-73%、无机粘接剂粉体8%-12%、有机载体19-21%,其粘度为5Pa.S-8Pa.S。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铜粉为粒径分别为1μm、5μm和15μm的铜颗粒按重量百分比以52.5:18.5:9均匀混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无机粘接剂粉体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氧化铜5%、氧化镁51%、氧化锌21%、氧化硅15%、氧化铝8%,所述无机粘接剂粉体平均粒径为1-3μ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有机载体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乙基纤维素6%、松油醇66%、邻苯二甲酸二丁脂5%、乙酸乙酯8%、二乙二醇丁醚5%、三乙醇胺3%、苯二酸2%、正丁醇2%、以及硅烷偶联剂(KH-55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耐高温复合导体的伸长率为25%-35%,电阻率为0.017241Ω·mm2/m。
本发明所制备的耐高温复合导体,综合运用材料和创新性工艺制备导电隔热涂层。在导电隔热涂层中,沿金属导体轴向,铜颗粒相互接触形成连续导电通道,各连续导电通道由无机粉体烧结后形成的陶瓷相隔开;导电隔热涂层厚度为15μm-22μm,在25℃时沿厚度方向等效热导率为0.095W/(m·k)-0.102W/(m·k),在600℃时沿厚度方向热导率为15.825W/(m·k)-20.332W/(m·k),其使用最高温度为600℃-800℃,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制备的耐高温复合导体的伸长率为25%-35%,电阻率为0.017241Ω·mm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保证导体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金属导体的隔热、耐高温、耐火焰的能力,使导体应用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益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益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