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8948.2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宝祥;徐会希;王晓飞;蒋兴宇;王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回收 减震 辅助 装置 | ||
1.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装置(1)、运输平台(2)和托架(3),两个缓冲装置(1)分设于所述运输平台(2)两端,在所述运输平台(2)中部设有多个托架(3);所述缓冲装置(1)包括滑动连接管(11)、滑轨管(14)、缓冲弹簧(15)、液压阻尼缸(16)、万向转动节(18)和防脱锁(7),其中滑轨管(14)下端通过所述万向转动节(18)和缓冲弹簧(15)与所述液压阻尼缸(16)上端相连,所述缓冲弹簧(15)套设于所述万向转动节(18)上,所述滑动连接管(11)与所述滑轨管(14)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连接管(1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防脱锁(7),所述防脱锁(7)上设有凹槽和防脱锁卡舌(8),所述防脱锁卡舌(8)通过销钉(9)和扭簧(10)铰接于所述防脱锁(7)的凹槽侧壁端部,且所述防脱锁卡舌(8)通过克服所述扭簧(10)扭力打开,水下机器人艏艉环(6)与所述防脱锁(7)挂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转动节(18)下端与所述液压阻尼缸(16)固连,所述万向转动节(18)上端通过铰接销钉(17)与所述滑轨管(14)下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管(14)上设有第一限位法兰(19),在所述液压阻尼缸(16)顶端设有第二限位法兰(20),所述缓冲弹簧(15)设置于所述两个限位法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管(11)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法兰(19)限定下降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连接管(11)和滑轨管(14)上均设有限位通孔,当所述滑动连接管(11)和滑轨管(14)上的限位通孔重合时,所述滑动连接管(11)和滑轨管(14)通过限位销(13)穿过所述两个重合的限位通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连接管(11)外侧焊接有扶手(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固装于所述运输平台(2)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铰接于所述运输平台(2)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减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顶面与水下机器人(21)的底面相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9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碳酮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后挡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