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片打磨机器人工作站及叶片打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33418.7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662515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刘广利;蔡宇祥;刘振华;李海东;李秋野;张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展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24B27/00 分类号: B24B27/00;B24B41/06;B24B55/06;B24B1/00;B24B51/00;B25J11/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代理人: 梁超
地址: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叶片 打磨 机器人 工作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打磨机器人工作站及叶片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叶片是发动机、汽轮机等装置的核心部件,由于其复杂的曲面结构,以及比较苛刻的应用环境,使得叶片成为最为典型的难加工结构件。在我国,一般的制造工艺都是先制造叶片模具然后再利用模具制造毛坯。但毛坯无论是模锻、还是铸造出,生产后都会留出一定的余量,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才能投入使用。而若利用铣削作为叶片轮廓的粗加工,刀具的纹路特别明显,所以也必须对叶片进行打磨和抛光才能投入使用。

目前工业生产中对叶片的打磨绝大多数还是对叶片毛坯利用普通磨床采用人工打磨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大量的打磨抛光耗材,而且打磨效率低、叶片成品率低、叶片型面一致性差,打磨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金属磨料粉尘会对人身造成危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自动化打磨设备替代传统手工打磨方式势在必行。

在机加方面,叶片的叶盆与叶背表面分别为内弧式曲面和外弧式曲面,没有适合的函数模型,不利于一般形式的机加加工。而叶片通常的机加方式多采用多轴联动数控机床,而多轴联动数控机床所采用的数控系统一般属于高端数控系统,价格较为昂贵。并且由于刚体刚性或者材料成本关系对机床的机械结构的要求是尽量紧凑的,如要实现加工叶片中额外的如测量反馈功能会对整机机械结构的要求更高。另外数控系统的坐标系一般使用直角坐标系统,操作及编程开发较为复杂,不利于加工叶片这种复杂曲面。而一些加工方式如铣削,若要达到一定良好的加工表面,加工效率往往很低,对于目前我国各厂通过模具制造叶片的工艺流程来说并不适用,也不利于对叶片的成批量生产。

相对于数控磨削机床成本高,缺乏柔性,设备使用范围窄,可拓展范围小等诸多缺点而言,机器人柔性磨削加工系统具有灵活性高、通用性强、易于扩展等优点,而且由于机器人柔性磨削加工系统基于通用设备,造价和开发成本大大低于机床。

近年来,通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朝着技术的标准化和设备的通用化方向迈进。机器人技术也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推动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前进。由于欧美国家在机器人磨削领域研发力度的加大和关键技术的突破,美国、芬兰等国家相继推出了商用的机器人磨削系统。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系统有美国GE公司的汽轮机叶片磨削系统,芬兰ORAS公司的水暖管件(水龙头)机器人磨削系统。日本MOTOMAN机器人公司的水龙头机器人磨削系统使用MOTOMAN机器人,主要用于水龙头工件外表面的磨削和抛光加工,系统的特点是其拥有一套自编程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机器人加工程序。这些系统设计应用适用于一些材料易于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表面光洁度较高的毛坯的打磨和抛光。

本发明目的在于设计制造整体的机器人叶片打磨站,通过实施打磨工艺,完成模具铸造出的中小型叶片的后续粗、中打磨。本发明可以替代工人手动磨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叶片打磨的环境。解决加工效率低、成品率低、叶型差、叶片型面一致性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基于通用设备的开发,操作简单,生产调试周期短,适用性强,成本较低。软件编制的功能丰富,便于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叶片打磨机器人工作站及叶片打磨方法,解决加工效率低、成品率低、叶型差、叶片型面一致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叶片打磨机器人工作站,包括工业关节机器人、叶盆叶背打磨砂带机、叶片叶根打磨机、叶片定位工装、高精度测量传感器、除尘器、主控柜及安全围栏;

所述工业关节机器人作为夹持设备,并且该工业关节机器人作为该设备的主体,并在工业关节机器人末端上安装叶片定位工装;

所述叶盆叶背打磨砂带机其砂带由柔性接触轮带动进行打磨,无需更换刀具即可完成叶片叶盆和叶背的磨削加工;

所述叶片叶根打磨机采用砂轮作为叶片叶根打磨刀具;

所述叶片定位工装安装待磨削工件,用于加工不同型号的工件;

所述高精度测量传感器用于叶片及夹具的测量及检测;

所述除尘器用于去除打磨过程中的有毒烟尘和金属、磨料粉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打磨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叶片打磨的方法,包括定标步骤、建模步骤、曲面设计和刀具路径设计及仿真步骤、编制软件步骤及生产加工步骤;

所述定标步骤,通过光电设备确定各部件的坐标系;

所述建模步骤,运用3D软件建立准确的叶片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展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展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3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