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N-[2-(甲硫基)乙基]-2-[(3,3,3-三氟丙基)硫代]腺苷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5924.X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其;鲁宽莹;马志龙;金勋奇;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7H19/167 | 分类号: | C07H19/167;C07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硫基 乙基 丙基 腺苷 制法 | ||
1.6-N-[2-(甲硫基)乙基]-2-[(3,3,3-三氟丙基)硫代]腺苷(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式(8)的化合物糖基化得到式(9)的化合物;式(9)的化合物乙酰化得到式(10)的化合物;式(10)化合物烷基化得到式(11)的化合物;式(11)的化合物水解得到式(1)的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8)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2)所示的硫脲与式(3)所示的丙二腈加成环合得到式(4)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在碱性物质存在下,与式(3)所示的化合物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4)化合物;
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
所述碱性物质选自乙醇钠、甲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以上;
反应温度为40~100℃;反应时间为2~30小时;
式(2)所示的化合物、碱性物质和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4:1~3;
式(4)的化合物烷基化得到式(5)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4)的化合物在溶剂中,在碱性物质存在下,与三氟丙基化试剂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5)化合物;
所述溶剂选自水、直链或支链的C1-C4醇、DMF、DMSO、NMP、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二氧六环、丙酮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碱性物质选自乙醇钠、甲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三氟丙基化试剂为式(12)化合物,其中Z为Cl、Br、I、OMs或OTs;
反应温度为40~130℃;反应时间为2~24小时;
式(4)所示的化合物、碱性物质和三氟丙基化试剂摩尔比为1:1~5:1~5;
式(5)的化合物亚硝基化或硝基化得到式(6)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5)化合物在溶剂中,在酸性物质存在下,与亚硝基化试剂或硝基化试剂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6)化合物;
所述溶剂选自水、直链或支链的C1-C4醇、DMF、DMSO、NMP、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二氧六环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丁二酸、浓盐酸、氢溴酸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亚硝基化试剂或硝基化试剂选自亚硝酸盐、硝酸、发烟硝酸、硝酸与浓硫酸组成的混酸、硝酸盐与浓硫酸的混合、硝酸与醋酐生成的混酐;
反应温度为-20~20℃;反应时间为0.5~6小时;
式(5)所示的化合物、酸性物质和亚硝基化或硝基化试剂摩尔比为1:1~80:1~3;
式(6)的化合物还原得到式(7)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6)化合物在溶剂中,在还原剂作用下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7)化合物;
所述溶剂选自水、直链或支链的C1-C4醇、DMF 、DMSO、NMP、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还原剂为金属/酸性物质或氢气/贵金属;
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
式(6)所示的化合物和还原剂摩尔比为1:1~20;
式(7)的化合物加成环合得到式(8)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7)的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在酸性物质作用下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8)化合物;
所述溶剂为甲酰胺、DMF或原甲酸酯;
所述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丁二酸、浓盐酸或氢溴酸;
反应温度为100~180℃,反应时间为0.5~10小时;
式(7)所示的化合物和酸性物质摩尔比为1:1~4;
反应通如下:
其中,R代表硝基或亚硝基;
式(8)的化合物糖基化得到式(9)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8)的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在硅烷化试剂、催化剂作用下,与糖基化试剂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9)化合物;
所述的硅烷化试剂为BSA、BSTFA、DMDCS、HMDS、MTBSTFA、TBDMCS、TMCS、TMSDEA、TMSI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糖基化试剂为式(13)化合物,其中Y为离去基团;
所述的催化剂为TMSOTf或TESOTf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59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