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催化剂利用率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8500.3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锐;韩照明;刘涛;吴长安;黄新露;王永庆;付涛;徐加龙;冷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02 | 分类号: | C10G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催化剂 利用率 重油 加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催化剂利用率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重油原料油饱和溶氢后,首先通过加氢预处理区,进行加氢脱金属和部分脱硫反应;反应流出物再次饱和溶氢后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区,进行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其中加氢预处理反应区的反应温度高于加氢处理反应区的反应温度。本发明的方法中,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能够脱除了物料中的大部分金属杂质,使得加氢处理反应区中脱硫催化剂和/或脱氮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由以往的金属沉积和积炭失活变为只有积炭失活,进而使得脱硫催化剂和脱氮催化剂可在使用一个周期后进行再生处理,延长了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从而增加了装置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催化剂利用率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油品市场对轻、中质油品的需求仍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对燃料油等重质油品的需求则呈下降趋势。此外,由于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加,各国普遍提高了石油产品尤其是车用汽柴油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在上述市场趋势下,既能以较经济合理的代价实现重油轻质化、又能使所得到的产品满足不断苛刻的汽柴油产品规格的炼油技术成了国内外炼油技术开发商重点开发的技术之一。
在重质油品轻质化的各种工艺方法中,将重质油品首先进行加氢处理,然后加氢尾油进行催化裂化加工是一种较好的工艺过程。通过加氢,显著降低这些原料中的金属、硫、氮、沥青质含量,提高氢碳比,进而为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装置提供优良的原料。目前主要的加氢工艺主要有沸腾床、悬浮床、移动床和固定床工艺,其中悬浮床和移动床工艺还很不成熟,并且成本较高。沸腾床投资较高,并且操作难度较大。固定床因成本低、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性小,技术成熟,因而发展较快。
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多个加氢催化剂床层的多个加氢反应器实现对重质油品的加氢处理。但是,重质油品通常黏度较大、金属杂质或沥青质较高,在加氢过程中,金属和焦炭会逐渐沉积在催化剂上,容易使催化剂快速失活,床层堵塞,压力升高,这一现象在第一个加氢反应器尤其严重,而且,当第一个反应器中的压降达到或接近理论压降上限时,反应器中极易出现热点,此时装置只能被迫停工,缩短了重质油品加氢处理装置的运转周期。
CN1349554A公开了一种带层状催化剂床层的上流式反应器系统加氢处理重质原料的方法。用至少两个不同加氢活性的催化剂的上流式固定床反应器加氢处理金属、硫和含碳残质污染的重质原料。但该方法运行周期短,一般不超过1年。
CN1484684A 中提出可置换反应器和可短路反应器加氢处理重烃馏分的方法,该专利中保护反应器为传统下流式固定床反应器,如果原料中 Ca、Fe 含量较高时,由于反应物流由上向下,如果这些固体杂质堵塞催化剂间的缝隙,即使保护剂孔道内沉积金属的能力未到饱和量时,这种反应器压降也会升高,从而必须切换至另外一个反应器。
CN102453530A公开了一种加工重质油品的加氢方法,重质油品原料油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保护反应区,然后直接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区,加氢保护区中设置至少两个并联的可轮流切换使用的上流式加氢保护反应器。该发明采用四种加氢保护剂级配的方法,有利于脱除金属,以防止堵塞和提高主催化剂的寿命,延长装置的操作周期。但该方法对装置运行周期的提高幅度仍然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催化剂利用率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反应区催化剂性能,增加装置运转周期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升催化剂利用率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
(1)提供至少一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一个加氢处理反应区;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内包括加氢保护催化剂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处理反应区内包括加氢脱硫催化剂和加氢脱氮(残炭转化)催化剂;
(2)重油原料油、加氢处理区的循环油和氢气一起进入混合器形成饱和溶氢物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8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机粘合剂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肉制品色泽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