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1930.0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平;徐万里;邹卫;万修根;胡江平;唐辉;曹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缸体 细长 油道砂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开发自主品牌的汽油机,而汽油机缸体的左右侧面油道腔设计大多数采用大面积贯通式细长型油道结构,而且油道砂芯和水套砂芯或者曲轴箱砂芯之间无芯头连接,使得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在铸件区域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导致细长油道砂芯在铁水浇注过程中变形或漂移。
在缸体结构设计冻结的情况下,低成本方法就是采取芯撑组芯工艺,由于组芯后整芯中的芯撑表面是不允许有涂料的,否则带来铸件缺陷;而缸体砂芯都需要上涂料, 所以内置芯撑通常采取芯撑粘胶后粘在上涂料后的砂芯上,但是芯撑粘在砂芯表面过程中易将涂料层粘脱而导致芯撑脱落,另外在整芯翻转下芯过程中也易造成芯撑移位,从而导致芯撑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包括油道砂芯和曲轴箱砂芯,在油道砂芯的中段部位开有一个两侧定位卡槽,在曲轴箱砂芯与油道砂芯的两侧定位卡槽对应的两侧位置各开有一个单侧定位卡槽,在油道砂芯和曲轴箱砂芯之间设置有随形芯撑,随形芯撑卡放在两侧定位卡槽和两个单侧定位卡槽内。
随形芯撑为山脊状,随形芯撑的山脊面与油道砂芯形状相匹配,随形芯撑的两侧下部上弯反转形成上弯面,上弯面与曲轴箱砂芯形状相匹配。
油道砂芯的一侧芯头插入曲轴箱砂芯的芯头对应的芯头座中,油道砂芯的另一侧芯头通过螺钉固定在帽芯中。
随形芯撑卡放后,随形芯撑的山脊面与两侧定位卡槽的间隙H1为0.6毫米,随形芯撑的上弯面与单侧定位卡槽的间隙H2为0.2毫米,随形芯撑的厚度H3为1.2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高强度、低膨胀系数的芯砂,保证了随形芯撑的安放、定位准确以及随形芯撑与细长的油道砂芯组合过程中不会断芯,防止铁水浇注过程中在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的油道砂芯变形或漂移导致铸件产生尺寸偏差甚至废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未放置随形芯撑的示意图,
图3为随形芯撑的示意图,
图4为缸体组芯示意图(未放置油道砂芯),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缸体组芯示意图(已放置油道砂芯)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9为组芯后的卧浇工艺缸体浇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D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1。
适用于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包括细长的油道砂芯1和曲轴箱砂芯2,在油道砂芯1的中段部位开有一个两侧定位卡槽3,在曲轴箱砂芯2与油道砂芯1的两侧定位卡槽3对应的两侧位置各开有一个单侧定位卡槽4,在油道砂芯1和曲轴箱砂芯2之间设置有随形芯撑5,随形芯撑5卡放在两侧定位卡槽3和两个单侧定位卡槽4内。
随形芯撑5为山脊状,随形芯撑5的山脊面7与油道砂芯1形状相匹配,随形芯撑5的两侧下部上弯反转形成上弯面6,上弯面6与曲轴箱砂芯2形状相匹配。
油道砂芯1的一侧芯头插入曲轴箱砂芯2的芯头对应的芯头座中,油道砂芯1的另一侧芯头通过螺钉8固定在帽芯9中。
随形芯撑5卡放后,随形芯撑5的山脊面7与两侧定位卡槽3的间隙H1为0.6毫米,随形芯撑5的上弯面6与单侧定位卡槽4的H2为0.2毫米,随形芯撑5的厚度H3为1.2毫米。
本发明设计说明:
1)确定随形芯撑安放位置,在细长的油道砂芯和曲轴箱砂芯之间的空腔处,即在靠细长的油道砂芯长度方向中间区域对应的曲轴箱砂芯的缸体空腔非功能面之间。
2)根据铁水浇注温度工艺上限1470℃和工艺下限1370℃在缸体中试验不同厚度的芯撑随形芯撑,确定随形芯撑与铸件本体融合但又不会完全融化的厚度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自动解箱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