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二聚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5533.0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3/00 | 分类号: | C07J73/00;A61K31/5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陆凤;马莉华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苦素化合物 式( I ) 二聚体 柠檬苦素 式中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二聚体。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柠檬苦素化合物和结构如(IIa)或(IIb)所示的柠檬苦素二聚体,式中各个基团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本发明还公开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二聚体,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洋潮间带的耐盐植物群落。全球现有红树植物84种,可分为真红树和半红树两大类。其中真红树植物70种,半红树植物14种[1]。全球属于楝科的红树植物仅有真红树植物木果楝一属。据文献报道,木果楝属红树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为柠檬苦素。柠檬苦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楝科、芸香科、苦木科和叶柄花科等植物中。该类化合物是由具有4,4,8-三甲基-17-呋喃甾体骨架的前体经过一系列的氧化重排衍生而来的。柠檬苦素主要有拒食、杀虫、抗菌、抗疟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高度氧化的萜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变,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获得十分困难,因此,现发现的柠檬苦素化合物多为天然产物。同时,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工作起步也较晚,自1960年,David A.H.Taylor等人对安哥拉非洲楝(Entandrophragma angolense C.DC)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起,人们对楝科植物来源的柠檬苦素的研究才开始兴起。同大多数次生代谢产物一样,柠檬苦素在植物中含量通常较低,要得到大量的,同时具较好生物活性的柠檬苦素化合物需大量的付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柠檬苦素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柠檬苦素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
式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酰基、C1-C10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C6-C10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下组:C1-C5烷基、C2-C5烯基、C2-C5烷基酰基、C2-C5烯基酰基、未取代的苯甲酰基和被选自氯、溴、三氟甲基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甲酰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烷基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异丁酰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从红树植物Xylocarpus moluccensis的种子中提取得到所述化合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柠檬苦素二聚体,其结构如式(IIa)或(IIb)所示:
各式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酰基、C1-C10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C6-C10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下组:C1-C5烷基、C2-C5烯基、C2-C5烷基酰基、C2-C5烯基酰基、未取代的苯甲酰基和被选自氯、溴、三氟甲基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甲酰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烷基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异丁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5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