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旋转内部元件的衬套及具有所述衬套的稳定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1669.0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在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内部 元件 衬套 有所 稳定 组件 | ||
1.一种衬套,所述衬套具有能够旋转的内部元件并且包括多个壳和多个橡胶,稳定杆插入所述衬套从而安装在车身上,所述衬套包括:
外壳,其连接至与车身连接的连杆的下端;
外橡胶,其由缓冲材料形成并且附接在外壳的内表面上;
第一内壳,其设置在外橡胶中;
第二内壳,其设置在第一内壳中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内壳旋转;
内橡胶,其由缓冲材料形成,设置在第二内壳中,并且与稳定杆的表面接触;以及
卡环,其形成为部分切掉的环形形状从而使得卡环的直径增加,所述卡环设置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并且朝向内橡胶给第二内壳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中第二内壳包括在第二内壳端部处形成的凸缘部分,并且凸缘部分在第二内壳的径向方向上从第二内壳的所述端部延伸,并且
卡环设置在凸缘部分和第一内壳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其中当卡环张开并且与第二内壳分离时,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相对于彼此相对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进一步包括旋转止动件,所述旋转止动件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形成从而阻止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的相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中旋转止动件包括:
联接凹槽,其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至少一者中形成;以及
联接突出部,其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另一者上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其中联接凹槽在第一内壳中形成,联接突出部在第二内壳上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套,其中联接突出部从第二内壳的端部向第二内壳内侧以预定长度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其中多个联接凹槽沿着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至少一者的圆周以一定间隔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衬套,其中联接凹槽以相等间隔形成。
10.一种稳定杆组件,所述稳定杆组件包括具有能够旋转的内部元件的衬套并且包括:
一对连杆,其通过支架联接至车身并且彼此相隔一定距离;
具有能够旋转的内部元件的所述衬套,所述衬套包括:
外壳,其连接至与车身连接的连杆的下端;
外橡胶,其由缓冲材料形成并且附接在外壳的内表面上;
第一内壳,其设置在外橡胶中;
第二内壳,其设置在第一内壳中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内壳旋转;
内橡胶,其由缓冲材料形成,设置在第二内壳中,并且与稳定杆的表面接触;和
卡环,其形成部分切掉的环形形状使得卡环的直径增加,所述卡环设置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并且朝向内橡胶给第二内壳加压,其中衬套联接至连杆的每个下端;以及
稳定杆,其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所述稳定杆的端部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弯曲使得稳定杆的两个端部均连接至车身,并且所述稳定杆插入和固定至衬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16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虹膜识别仪
- 下一篇:一种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有监督可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