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砖茶渥堆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16030.7 申请日: 2016-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6578174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郑鹏程;龚自明;刘盼盼;滕靖;王胜鹏;王雪萍;高士伟;叶飞;郑琳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10 分类号: A23F3/10
代理公司: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15 代理人: 王健
地址: 43006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青砖 茶渥堆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青砖茶渥堆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砖茶属黑茶种类,因其具有分解脂肪、舒畅肠胃、补充维生素等功能,是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必需品。渥堆是青砖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在渥堆过程中,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胞外酶和微生物热作为生化及物化动力,与茶坯水分结合,加之微生物代谢的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一系列复杂生化变化,形成青砖茶独有的色、香、味;因此微生物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是青砖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渥堆工艺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青砖茶风味品质的形成。

目前,现有的渥堆技术主要采用自然接种,由渥堆车间空气中微生物孢子散落繁殖。但是,该种渥堆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复杂,有益和无益甚至有害的微生物都存在,使得对青砖茶品质形成的有益微生物作用就不突出,从而出现导致渥堆时间延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渥堆技术易导致渥堆时间延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一种青砖茶渥堆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青砖茶渥堆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即将进行渥堆的茶坯进行水分检测,采用5点法取样,茶坯含水量检测采用120℃恒重法;

步骤二、将待渥堆茶坯均匀的铺在洁净的专用渥堆车间内,根据步骤一检测的茶坯含水量并结合待渥堆茶坯的重量,计算加水量,然后向茶坯均匀喷洒水,保证洒水增湿后茶坯含水率在35%~40%之间,同时按1吨茶叶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100g标准对茶坯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该有益微生物菌株包含黑曲霉和青霉,其中黑曲霉和青霉比例为8:2;

步骤三、在经过步骤二中对茶坯洒水增湿和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4天~8天后,当堆温升至65℃-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散热;

步骤四、在经过步骤三翻堆散热后的茶坯含水率在26%~30%之间时对茶坯重新铺堆,同时按1吨茶叶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20g标准对茶坯再次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该有益微生物菌株包含黑曲霉和青霉,其中黑曲霉和青霉比例为8:2;

步骤五、在经过步骤四中茶坯成堆并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6天~10天后,当堆温升至60℃-65℃时,进行第二次翻堆散热;

步骤六、在步骤五中翻堆散热后的茶坯含水率在18%~22%时,将3-5个小堆的茶坯归成1个大堆,堆高8m~10m,堆四周与墙间隔距离1m以上,堆积8~15天后,当堆温升至45℃~50℃进行通风散热作业;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大堆经过120~180天的自然通风干燥、陈化,当茶坯含水率在10%-12%之间时,即可压制成品砖茶。

所述步骤二中将待渥堆茶坯铺在专用渥堆车间时分4~5层铺茶,每层层高为50cm~60cm。

所述步骤二中对茶坯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时,首先按每100g菌株混入10L纯净水中标准预先将微生物菌株混入纯净水中,然后再均匀喷洒在茶坯上。

所述步骤四中对茶坯接种有益微生物菌株时,首先按每10g菌株混入1L纯净水中标准预先将微生物菌株混入纯净水中,然后再均匀喷洒在茶坯上。

所述步骤六中通风散热作业采用开沟和涵洞相结合的方式,沟为“十”字形或“井”字形的主沟、两侧挖支沟,主沟从堆底开到堆顶,支沟自底向上开2/3的涵洞,沟宽和洞宽各约80cm,沟壁与地面应保持垂直,且上下宽度一致,以免倒塌,同时应使沟的两端正对门窗,以有利于通风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在渥堆开始阶段和第一次翻堆后添加对青砖茶品质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有益微生物菌株,充分保证了有益微生物在青砖茶渥堆过程中的优势主导地位,缩短了青砖茶渥堆时间,提高了青砖茶渥堆品质;并且抑制了其它无益微生物及细菌类的生长,保证了青砖茶品质风味纯正,品质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青砖茶渥堆加工方法,首先对茶坯进行水分检测、再进行加水增湿和有益微生物菌株接种、成小堆、翻堆、成堆、翻堆、成大堆、通风、陈化等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6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