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17153.2 申请日: 2016-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6717504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迟桂丽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D43/14 分类号: A01D43/14;A01D43/00;A01F12/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2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型 大豆 联合 收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每年收获黄豆(即大豆,以下名称可互换)等草本植物和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使,经常产生许多的秸秆,这些秸秆中回收利用率不高,大多数仅作为生物燃料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黄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黄豆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黄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黄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目前黄豆秸秆利用率不到3%,东北三省仅有6%-8%的肉牛是由农作物秸秆饲料转化而来的,少量的黄豆秸秆被牛羊不合理的直接啃食掉,大量的黄豆秸秆都被当作燃料焚烧,造成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发展高效收集黄豆在收割后的秸秆,并有效解决传统收割机直接遗弃问题,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国内现有的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械种类较多,大部分属于大中型联合收获机,并不适合在西南丘陵地带的中、小地块作业,且单机成本较高,无法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同时其大豆清选率和破碎率较大,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另外,联合收获机的割台普遍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为无仿形结构,另一种则多采用悬吊式仿形机构,割台上下调整量不大,难以达到真正的仿形,在收割过程中易出现丢豆荚、豆茬参差不齐的情况,并且在清选装置后方并无秸秆切碎和收集装置,造成收割后的长秸秆直接还田,经济价值未被充分利用,且长秸秆不利于土壤的耕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对整体机构的位置和部件进行调整,使整机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收获效率高,特别针对大豆间作套种模式设计,割幅窄,具有秸秆收集等功能,更能适用与山地丘陵等地域的大豆收获,增大收获机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本设计的推广,另外,本机器具有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的设计,将秸秆喷淋后埋入地下,有助于秸秆的分解腐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总成、履带行走装置、割台总成、输送过桥装置、脱粒清选总成、水箱和秸秆粉碎装置总成;

所述机架为动力装置总成、履带行走装置、割台总成、输送过桥装置、脱粒清选总成、水箱和秸秆粉碎装置总成的固定连接机构;

所述动力装置总成,包括发动机、传动部件、液力装置及其管路;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由液力装置传动,主要包括安装在机架底部两侧的驱动轮、分布于同侧两个驱动轮之间的从动轮轮、履带,机架两侧的驱动轮可分别实现无级变速;

所述割台总成设置在机架的前端,并由液力装置控制其升降,割台总成可无级调速的拨禾轮、连接于拨禾轮左右两端用于调节该拨禾轮高度的拨禾轮托架、位于拨禾轮正下方的挠性割台,挠性割台包括位于割台前端的导向齿、圆锯齿型割刀、横至与割刀后方并排的两条搅龙,两条搅龙的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个导向齿之间构成导向轨,导向齿包括位于导向齿两侧的导向套、设置在导向套内的压缩弹簧、设于压缩弹簧内部的伸缩轴,在伸缩轴的下方设置了船形板,割刀的刀片和刀梁设于船形板的后端;

所述输送过桥装置设于于割刀总成的搅龙的后部,采用了链式刮板输送器,输送过桥装置的前端随挠性割台上下浮动、后端铰接于脱粒清选总成的前部位置,在链式刮板输送器的链条横向的相邻刮板之间设有胶板以防止大豆在传送过程中滚粒;

所述脱粒清选总成固定在机架的中部,包括纵置的滚筒复合式脱粒装置、位于滚筒复合式脱粒装置出口处的上下两层相互交叉往复运动的圆孔振动筛、位于圆孔振动筛下方的涡流风扇、位于机架尾部的吸风箱,滚筒式复合式脱离装置的滚筒前部设置有导入螺旋,滚筒后部按照螺旋排列设置带胶套的脱粒钉齿,滚筒复合式脱粒装置由钉齿滚筒和设于钉齿滚筒下方的凹板组成,凹板与钉齿滚筒间的脱粒间隙可调,吸风箱的吸风口位于圆孔振动筛筛网正上方;

所述水箱位于机架后顶部,水箱的出口处设有阀门和水箱管道,水箱管道的出口设于秸秆还田装置的出口处;

所述秸秆粉碎装置位于机架的尾端,可升降,包括秸秆粉碎机构、秸秆还田机构、秸秆收集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威海印九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