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车辆称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202.7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0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军;姚飞;邓永强;杨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重 应变传感器 应变数据 车轮 目标车辆 碾压位置 称重秤 传感器位置数据 获取目标 距离数据 采集 行驶路面 增益函数 资源损耗 预设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车辆称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目标车辆经过行驶路面上的称重秤体时,获取设置在称重秤体中多个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根据应变数据和传感器位置数据,获取车轮碾压位置数据;根据车轮碾压位置数据和传感器位置数据,获取各应变传感器与车轮碾压位置的相对距离数据;根据相对距离数据及预设称重增益函数,获取各应变传感器的称重增益;根据各应变传感器的称重增益,以及各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获取车轮的平均重量;根据车轮的平均重量获取目标车辆的重量。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称重秤体的应变数据计算获取目标车辆的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提高称重精度的同时,降低资源损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目标车辆称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路车辆动态称重产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整车式和轴组式等内嵌传感器的秤体为代表的传统低速称重产品;另一类是以窄条、石英和压电膜等一体式称重传感器为代表的高速称重产品。
传统低速称重产品一般是由多个独立的传感器共同支撑一个较宽的称重台面,允许车辆整轴或轴组甚至整车行驶在称重台面上的称重区域。虽然动态称重精度较高,但是其体积较大,耗材量和安装施工量很大且周期较长,同时具有成本较高,稳定性差,需要经常维护等缺点。
而高速称重产品一般采用一体式称重传感器,即秤体本身就是称重传感器,尺寸较小多呈条状,且在实际运用中常采用多跟条状传感器联合布局的方式。因此,其相对施工量较小且施工周期较短,对道路损坏小,不需要经常维护,但是称重精度相对不高,且对安装和维护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同时满足提高称重精度和降低资源损耗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目标车辆称重方法,包括:
当目标车辆经过行驶路面上的称重秤体时,获取设置在称重秤体中与目标车辆行驶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隔分布的多个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
根据各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获取车轮碾压位置数据;
根据车轮碾压位置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获取各应变传感器与车轮碾压位置的相对距离数据;
根据各应变传感器与车轮碾压位置的相对距离数据,以及预设称重增益函数,获取各应变传感器的称重增益;
根据各应变传感器的称重增益,以及各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获取车轮的平均重量;
根据车轮的平均重量获取目标车辆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获取车轮碾压位置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时刻各应变传感器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坐标;
根据目标时刻各应变传感器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获取目标时刻的第一碾压位置坐标;
根据不同时刻各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应变数据,获取不同时刻的第一碾压位置坐标;
结合加权平均方法,根据不同时刻的第一碾压位置坐标获取车辆碾压位置坐标,即车轮碾压位置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时刻各应变传感器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获取目标时刻的第一碾压位置坐标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目标时刻各应变传感器的应变数据,以及各应变传感器的位置数据,结合以下公式,获取目标时刻的第一碾压位置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