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1319.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露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30 | 分类号: | B21K1/30;B2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碳调质钢齿圈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选料;b、三墩三拔;c、马架扩孔。所述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经三墩三拔、马架扩孔,通过控制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墩粗锻造比、拔长锻造比、墩粗压下量、拔长压下量,有效改善了中碳调质钢齿圈的晶粒度,其晶粒度等级可达到6级,且芯棒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扩孔段,减少了成型火次,并通过控制扩孔的压下量,确保中碳调质钢齿圈的同心度及圆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尤其涉及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风电、工程机械等行业应用的齿圈均采用中碳调质钢制作而成,然而,现有采用中碳调质钢锻造而成的齿圈,其晶粒度等级较低,各项性能指标较差,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由此,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以解决采用现有锻造工艺锻造的中碳调质钢齿圈,其晶粒度等级低,各项性能指标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中碳调质钢作为齿圈锻件的原材料;
b、三墩三拔:始锻温度1150~1180℃,终锻温度≥800℃,进行三墩三拔,即锻打时墩粗三次,拔长三次,间隔进行,每次墩粗的锻造比为2~2.2,每次拔长的锻造比为2~2.2,每次墩粗的压下量为10~15%,每次拔长的压下量为10~15%;
c、马架扩孔:将三墩三拔后的坯料置于马架的芯棒上,所述芯棒上设置有多个扩孔段,多个扩孔段的直径各不相同,且多个扩孔段的直径由芯棒的左端至芯棒的右端依次递增;由左至右依次选用芯棒上的扩孔段进行扩孔,每次扩孔的压下量相同,终锻温度≥8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始锻温度1160℃,终锻温度9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每次墩粗的锻造比为2.1,每次拔长的锻造比为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每次墩粗的压下量为12%,每次拔长的压下量为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芯棒上设置有3个扩孔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终锻温度为8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经三墩三拔、马架扩孔,通过控制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墩粗锻造比、拔长锻造比、墩粗压下量、拔长压下量,有效改善了中碳调质钢齿圈的晶粒度,其晶粒度等级可达到6级,且芯棒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扩孔段,减少了成型火次,并通过控制扩孔的压下量,确保中碳调质钢齿圈的同心度及圆整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中碳调质钢齿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中碳调质钢作为齿圈锻件的原材料;
b、三墩三拔:始锻温度1150℃,终锻温度800℃,进行三墩三拔,即锻打时墩粗三次,拔长三次,间隔进行,每次墩粗的锻造比为2,每次拔长的锻造比为2,每次墩粗的压下量为10%,每次拔长的压下量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露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露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1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红外温度监测系统
- 下一篇:二合一发动机连杆锻打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