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卸荷的电液控制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36763.7 申请日: 2016-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6369000B 公开(公告)日: 2018-02-06
发明(设计)人: 郑丹;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 徐建
主分类号: F15B13/06 分类号: F15B13/06
代理公司: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代理人: 彭益宏
地址: 10085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卸荷 控制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卸荷的电液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在液压驱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两者不妨统称液压系统)中,系统压力或工作压力的大小由多个单元或系统共同控制和决定,例如,通常,如变量泵的排量不发生较大变化时,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主要由溢流阀限定,当系统压力超过溢流阀的控制压力时,溢流阀通过向油箱泄油而使压力回归到设定的系统压力,而通过溢流阀控制系统压力的波动是有限的,换言之,当变量泵的排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如变量泵的排量变大,即使溢流阀不断泄油也不会将系统压力降低到设定压力,且如此溢流阀很快就会损坏。因此,需要调节变量泵的排量。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调节或称改变变量泵排量的机构和方法,如,柱塞变量泵可通过改变斜盘的斜度来改变排量,斜盘的斜度通过设置有连杆的伺服活塞调节,具体地,伺服活塞设置在伺服活塞腔中,连杆从伺服活塞腔的一端伸出并通过伸缩改变斜盘斜度,伺服活塞腔具有连杆的腔室内设置有弹簧,从柱塞变量泵的出油口引出一路液压油通入没有活塞杆的腔室中,通过该液压油压力大小来改变连杆的伸缩量,从而改变斜盘的斜度,进而改变柱塞变量泵的排量。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单纯的用于改变变量泵的排量,只能使用于在已获知或预知系统所需排量下,用于在使用变量泵前大致调节变量泵的排量,该方法并没有根据系统压力实时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以使变量泵的排量符合工作压力要求,或者说这种方法只能使调节后的排量大致符合系统要求,精度较差。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另一种调节柱塞变量泵的方法,一方面,通过角度传感器获得变量泵的斜盘的斜度,该角度传感器将斜度信号传递给电磁控制器,电磁控制器内具有与斜度一一对应的电信号;另一方面,系统的液压油分两路分别进入由活塞分割的两腔室中,该活塞上的连杆通过随活塞移动用于改变斜盘的斜度;当控制器需要改变变量泵的排量时,控制器改变两路液压油的压力,从而改变了活塞的位移,进而改变变量泵的排量。然而,该方法只是使变量泵的斜盘的斜度与控制器的电信号相关联,而液压系统的压力只是作为单纯改变活塞横向移动的动力,而并没有跟变量泵的排量相关联,从而使这个方法也不能根据系统压力来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从而只能使调节后的排量大致符合系统要求,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的根据系统液压油反馈的压力信号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以使系统压力符合预定压力的可卸荷的电液控制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卸荷的电液控制机构,用于通过改变柱塞变量泵的排量来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包括:

第一伺服单元,其包括形成有第一腔室的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并将所述第一腔室分割成第一左腔室和第一右腔室的第一伺服活塞;所述第一左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推抵所述第一伺服活塞的第一弹簧;

第二伺服单元,其包括形成有第二腔室的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并将所述第二腔室分割成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的第二伺服活塞,所述第二左腔室和所述第二右腔室内均设置第二弹簧;其中:

所述第一伺服活塞和所述第二伺服活塞共同连接有有第一推杆;

第三伺服单元,其包括形成有第三腔室的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并将所述第三腔室分割成第三左腔室和第三右腔室的第三伺服活塞以及与所述第三伺服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三左腔室和所述第三右腔室内均设置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推杆用于驱动所述柱塞变量泵的斜盘,并且:当所述第二推杆左移时,所述斜盘的斜度减小,所述第二推杆右移时,所述斜盘的斜度增大;

第一控制单元,其包括形成有第一阀腔的第一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将系统液压油分别通入所述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并通过移动所述第一阀芯控制所述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内的液压油的压力;

两第二控制单元,两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并排设置且均包括形成有第二阀腔的第二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腔内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一推杆位于两所述第二阀芯之间并同时与两所述第二阀芯连接,并且系统液压油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三左腔室供油,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三右腔室供油,以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未经徐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