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7574.6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8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易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理系统 操作命令 电动汽车控制器 测试系统 测试指令 测试装置 电动汽车 反馈结果 车载自诊断系统 发光二极管阵列 控制器局域网 按键阵列 测试模式 接收用户 控制模块 通信模块 方便性 触发 封装 解析 测试 转换 展示 | ||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按键阵列,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测试指令;控制模块,用于将测试指令转换为相对应的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 Area Network,CAN)通信模块,用于将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封装为第一CAN报文,并经由车载自诊断系统(On Board Diagnostics,OBD)接口将第一CAN报文发送到电动汽车控制器,以由工作在测试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从第一CAN报文中解析出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并将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发送到热管理系统执行件;并用于经由OBD接口从电动汽车控制器接收由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提供的反馈结果;发光二极管阵列,用于展示反馈结果。本发明可以提高测试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
在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热管理系统中,热管理系统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信号(包括环境温度,动力电池温度,驱动电机温度等)控制整车工作在不同的热管理工作模式下。在不同热管理工作模式下,工作的热管理系统执行件也不同。
为了验证所有热管理系统执行件在装车完成后都能正常工作,目前的方法主要包括:
(1)、在装车前,各热管理系统执行件进行单独测试验证。
(2)、在装车后,通过更改热管理控制器(也可以是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Unit,VCU),等等)相关温度阈值,使得整车在不改变当前状态的情况下运行不同的热管理工作模式,以达到验证各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目的。
第一种方法在装车前进行检验,无法保证热管理系统执行件在装车过程中不会损坏,而且可能因其控制线束错接而导致在装车完成后某些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无法正常工作。第二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反复修改控制器程序以使整车运行在不同的热管理模式下,才能检验所有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是否都能正常运行,而且临时修改的测试程序并没经过严格的测试,无法保证修改后程序的正确性,从而无法保证对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检测的正确性。
总之,在现有技术中,要么无法在装车后进行校验,要么需要反复修改控制器程序,都具有方便性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从而提高测试的方便性。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包括按键阵列、控制模块、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 Area Network,CAN)通信模块和发光二极管阵列,其中:
按键阵列,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测试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将测试指令转换为相对应的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
CAN通信模块,与电动汽车的车载自诊断系统(On Board Diagnostics,OBD)接口连接,用于将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封装为第一CAN报文,并经由OBD接口将第一CAN报文发送到电动汽车控制器,以由工作在测试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从第一CAN报文中解析出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并将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操作命令发送到热管理系统执行件;并用于经由OBD接口从电动汽车控制器接收由热管理系统执行件提供的反馈结果;
发光二极管阵列,用于展示反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