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蓼花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71414.9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20864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 刘燕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A23G3/54
代理公司: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代理人: 寇兰英
地址: 713800 陕西省咸***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蓼花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蓼花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蓼花糖历史悠久,于明代已有生产,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无论是用来招待客人,还是馈赠亲友,皆称上等食品,广受人民喜爱。由于我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蓼花糖品质也多种多样。目前市面上的蓼花糖多存在口感差、色泽不理想或制备工艺不连续生产、流程长且效率低等问题,有些甚至添加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味独特,吃起来松、甜、酥、脆、香的蓼花糖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蓼花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江米、大豆、芝麻、白糖、饴糖、蜂蜜、植物油,所述蓼花糖的外观为鼓槌形,所述蓼花糖的内部为蜂窝状。

优选地,所述植物油为菜籽油、棕油或豆油。

一种蓼花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

子步骤1a,浸泡:将江米浸泡于水中15-20天,控去水分,碾磨成江米粉,备用;

子步骤1b,磨制豆浆:以大豆为原料,磨制豆浆,备用;

子步骤1c,蒸粉:向所述江米粉中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和成面团,并将所述面团揉捏成若干个面球,将所述面球置于蒸笼中蒸1-2小时;

子步骤1d,制坯:将蒸熟的面球挑起后摔落并如此反复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加入所述豆浆,搅拌均匀后,撒上江米粉,搅拌,然后切成小块并搓成长条,得坯条;将所述坯条静置冷却至坯条的表皮变硬且不相粘连时,即得蓼花糖坯。

步骤2,膨化成型

子步骤2a,炸制:将所述蓼花糖坯晾至透干后,放入植物油中炸制,所述植物油的温度由常温逐渐升温至180℃,炸制过程中不断翻动蓼花糖坯,直至蓼花糖坯的膨胀面呈金黄色;

子步骤2b,裹糖衣:首先向白糖中加入水并加热1-2小时,然后继续加入饴糖,继续加热搅拌0.5-1小时至有丝状物出现,再加入蜂蜜,继续加热搅拌,得糖浆;最后将所述糖浆均匀裹覆在所述蓼花糖坯的表面;

子步骤2c,裹芝麻:先将芝麻炒熟,再在表面裹有糖浆的蓼花糖坯的外表面均匀粘附炒熟的芝麻,即得。

优选地,子步骤1d中,所述豆浆的加入量为所述江米粉的5-20%。

优选地,子步骤1d中,所述坯条为直径1-1.2厘米,长5-9厘米的坯条。

优选地,子步骤2a中,所述植物油为菜籽油。

优选地,子步骤2a中,所述植物油的用量为所述蓼花糖坯的质量的30-50%。

优选地,子步骤2b中,所述白糖、水、饴糖和蜂蜜的质量比为1:(0.38-0.40):(0.38-0.40):(0.38-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按照质量标准和口感要求改善了传统蓼花糖的配方及生产工艺,从而使本发明的蓼花糖皮色金黄,肉质洁白呈丝网状,酥脆香甜,入口即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蓼花糖,包括以下原料:江米、大豆、芝麻、白糖、饴糖、蜂蜜、植物油,蓼花糖的外观为鼓槌形,内部为蜂窝状。

上述蓼花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制坯。

子步骤1a,浸泡:取100斤江米浸泡于水中15-20天,控去水分,碾磨成江米粉,待用。

子步骤1b,磨制豆浆:以大豆为原料,磨制豆浆,备用;

子步骤1c,蒸粉:向子步骤1a制得的江米粉中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和成面团,并将面团揉捏成若干个面球,将面球置于蒸笼中蒸1-2小时,以蒸熟为准。

子步骤1d,制坯:将蒸熟的面球挑起后摔落并如此反复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加入20斤子步骤1b制得的豆浆,搅拌均匀后,撒上江米粉,搅拌,然后切成小块并搓成直径1-1.2厘米,长5-9厘米的长条,得坯条;将坯条静置冷却至坯条的表皮变硬且不相粘连时,即得蓼花糖坯。

步骤2,膨化成型。

子步骤2a,炸制:将蓼花糖坯晾至透干后,放入40斤菜籽油中炸制,菜籽油的温度由常温逐渐升温至180℃,炸制过程中不断翻动蓼花糖坯,直至蓼花糖坯的膨胀面呈金黄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未经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