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73567.7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49517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9
发明(设计)人: 吴燕琳;罗嘉浩;白冰;杨立群;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C07K5/09 分类号: C07K5/09;C07K14/00;C07K14/655;C07K1/02;A61K47/36;A61K47/42;C12N15/87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地址: 5102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肽 靶向 因子 多糖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糖衍生物是以多肽靶向因子以及含有3‑二甲胺基丙胺基团的多糖衍生物为原料,在室温下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使用强酸强碱试剂,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多肽和多糖的生物活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及原材料廉价。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将可用作对病灶部位具有靶向运输性能的药物或基因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是一类由不同糖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安全无毒,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所以,多糖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备受关注,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多糖包括淀粉葡聚糖、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透明质酸等。多糖链上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等活性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可合成出不同结构及功能的多糖衍生物,这样更加能够提升多糖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药物和基因传输领域多糖衍生物可用作载体以提高治疗效果,在组织工程领域多糖衍生物可作为支架材料促进组织或器官的形成。(Yifen W., etal,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14, 35, 1819−1832)。

近年来,多糖的阳离子化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这是因为生物体中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阳离子化后的多糖呈正电荷,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进入细胞。根据这一特性,阳离子多糖可作为载体将药物或基因运入细胞体内,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如专利:一种阳离子超支化多糖衍生物及其在增强血卟啉类光敏剂对肿瘤细胞光毒性方面的应用,公开号:CN105949344A)。为了增强药物或基因载体对病灶部位的靶向运输性能,通常在多糖衍生物载体上偶联靶向因子基团,通过靶向因子基团与病灶组织细胞中受体存在特异性的识别作用,而增强多糖衍生物对病灶部位的靶向运输性能。例如,在癌细胞中叶酸受体普遍过度表达,所以,含叶酸靶向因子的葡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叶酸基团与癌细胞上的叶酸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体现出对癌细胞靶向作用(Nakamura J., et al, AnticancerResearch, 2010, 30, 903−910)。此外,由于一些病灶组织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的蛋白受体,因此,可寻找一些多肽作为这些蛋白受体的靶向因子,将其偶联到多糖链上,合成含有多肽靶向因子的阳离子多糖衍生物,以获得更好的病灶部位靶向运输性能。

然而,由于多肽和多糖均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且多肽和多糖的性质差异,合成含有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后,往往会破坏多肽和多糖的活性,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探寻一种特殊合适的方法合成含有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使得多肽和多糖的活性不被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含有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合成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含有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或基因传输载体,以增强多糖衍生物对病灶部位的靶向运输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一种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以多肽靶向因子和含有3-二甲胺基丙胺基团的多糖衍生物为原料,在室温下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得到含多肽靶向因子的多糖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多肽靶向因子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RGD)、细胞膜穿透肽(TAT、PTD-4)或生长抑素(SST-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3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