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253.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员 身份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信息和行驶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路径状态信息和行驶状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所述实测行驶曲线为实测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识别驾驶员的身份。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更加安全、快速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现驾驶员身份识别,通常有下述两种技术方案:
在第三方装置中存储驾驶员身份信息(第三方装置可以是钥匙扣、用户卡等介质),在设定条件下(如开车门、启动车辆、通过某个特定位置等),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读取第三方装置中存储的驾驶员身份信息,与本地或后台的数据进行比对,实现对驾驶员身份的识别。
通过诸如指纹、人脸、声音、虹膜等人体生物学特征,对驾驶员身份进行识别。驾驶员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输入指定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本地或后台的数据进行比对,实现对驾驶员身份的识别。
现有技术方案有以下缺点:
信息安全存在风险。不管是通过预先存储驾驶员身份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人体生物学特征,都存在信息被伪造的风险。
通过驾驶员主动输入生物特征进行识别,如输入指纹、扫描视网膜等,这种方式识别率高,但是装置软硬件复杂,而且需要改变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通过被动划去驾驶员生物特征进行识别,如人脸识别等,这种识别方式对驾驶员驾驶习惯没有影响,但是识别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采取高精度的采集装置,则又会导致采集装置成本和体积明显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驾驶员在特定场景下驾驶的车辆运行数据,生成驾驶运行曲线,并将采集的车辆行驶曲线与预存的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样本行驶曲线进行比对,进而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从而更加安全、快速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信息和行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路径状态信息和行驶状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所述实测行驶曲线为实测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识别驾驶员的身份。
其中,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路径状态信息包括:直行、左直角转弯和/或右直角转弯信息。
其中,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状态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车辆的重力传感器和/或加速度计传感器,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加速、减速、左转弯和/或右转弯信息。
其中,根据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识别驾驶员的身份的步骤包括:
将每一种路径状态下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与预先存储的样本行驶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每一种路径状态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与样本行驶曲线的拟合优度;
根据每一种路径状态对应的实测行驶曲线与样本行驶曲线的拟合优度,得到每一种路径状态的拟合优度评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年检标识袋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抬头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