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恩施黄精的立体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7272.5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春;廖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州源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精 愈伤组织 根茎 不定根 外植体 顶芽 立体种植 不定芽 分化 芽鳞 诱导 高频再生体系 根茎顶芽 根茎繁殖 试验材料 消耗量 茎尖 快繁 离体 组培 病虫害 种质 繁殖 退化 生长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恩施黄精的立体种植方法,常规根茎繁殖易出现病虫害加重和种质退化,而组培主要以根茎顶芽和茎尖为外植体建立快繁体系,外植体来源单一、试验材料消耗量大、繁殖效率低的现状,选择以比较易得的黄精顶芽芽鳞为外植体试材,通过诱导芽鳞分化获得不定根,再对不定根进一步诱导产生同时具有不定根和顶芽的根茎、不定芽团和多种形态的愈伤组织等不同类型的分化体;恩施对这些类型的分化体分别继续培养,均可继续产生新的不定芽团、具顶芽根茎和多种类型愈伤组织,从而建立黄精离体根、茎、叶的高频再生体系。利用以上方法获得的根、茎、叶、愈伤组织及根茎之间在不同培养时期可相互转化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恩施黄精的立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黄精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形。有数个茎痕,茎痕处较粗大,最粗处直径可达2.5cm,生少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单一,高50-80cm,光滑无毛。叶无柄;通常4-5枚轮生;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7-11cm,宽5-12mm,先端渐尖并卷曲,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腋生,下垂,花梗长1.5-2cm,先端2歧,着生花2朵;苞片小,远较花梗短;花被筒状,长8-13mm,白色,先端6齿裂,带绿白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除数管的中部,花丝光滑;雌蕊1,与雄蕊等长,子房上位,柱头上有白色毛。浆果球形,直径7-10mm,成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自古以来,黄精主要作为常用中药方的配药使用,市场需求量并不大,多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随着对黄精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用途也日益广泛,除药用保健外,还用以加工成饮料、化妆品及各种菜肴;因其独特的外形,还被作为观赏花卉等园林用途,因此,近年来,市场对黄精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目前市场上黄精的来源还主要靠采挖野生资源,这导致了人们对野生资源的过度掠夺性采挖,致使黄精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而黄精人工繁育栽植的规模较小,并且面临繁育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黄精直接用种子繁殖较难且容易出现品种退化问题;生产上一般采用的根茎繁殖方式也存在连续种植后根茎病虫害逐年加重、品质下降的问题,进而影响黄精产品质量和产量。再加上,黄精野生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很难恢复自然种群生长,也更进一步影响了黄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深入发展。为解决黄精供需矛盾,从种源方面改善黄精品质,提高生产繁殖效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亟需进行野生黄精人工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
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植物所需的有益元素。研究证明植物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而植物是硒生态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人和动物获得硒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硒是人体,特别是皮肤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除了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中心,在细胞膜水平发挥抗氧化功能,阻止脂质过氧化物对皮肤细胞的损害,减少皮肤脂褐质(老年斑)的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恩施黄精的立体种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一种恩施黄精的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新鲜黄精经过九次蒸晒后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州源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恩施州源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