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8858.5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慧;严景华;高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C12N15/63;A61K39/1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体 黄病毒科 抗体结合 寨卡病毒 位点 人源单克隆抗体 医药技术领域 高度保守 黄热病毒 基础研究 结合能力 结合位点 竞争关系 竞争实验 抗体序列 临床检测 人源抗体 有效检测 黄病毒 应用 病毒 感染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获得了3个可以与ZIKV‑E蛋白结合的抗体并确定了3个抗体的结合位点。本发明的3株抗体与已经报道的ZIKV抗体序列完全不同,是3个新发现的抗体。这三株抗体与ZIKV‑E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9.9pM(Z5),44.7pM(Z6)和200pM(Z7),说明三株人源抗体均有很强的寨卡病毒E蛋白结合能力。通过竞争实验,三株抗体结合的位点都与2A10G6存在竞争关系,说明三株抗体结合位点在FL附近,而黄病毒科的E蛋白在FL处高度保守。本发明的抗体有效检测常见的黄病毒科的病毒:寨卡病毒,登革1‑4型以及黄热病毒的感染,巨大的临床检测及基础研究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中南美洲暴发寨卡疫情,目前已经造成69个国家数百万人感染,我国也出现数例输入性病例。随着人口的流动及气候变化,寨卡病毒在我国存在较高的流行风险。然而,由于寨卡病毒感染时,80%患者无明显症状,20%患者症状轻微,不会引起患者重视。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主要由蚊虫叮咬传播。同时,寨卡病毒可以通过母胎屏障,造成新生儿小头症。除此之外,寨卡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临床数据显示寨卡病毒既可以通过男性患者传染女性,也可以通女性患者传染男性。并且,研究表明男性精液中的寨卡病毒可存活62天,在他发病42天后仍能将寨卡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染给女性伴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感染的危害超出我们的认识:如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和神经症状(“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最近的研究揭示寨卡病毒感染雄性小鼠可造成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不育。因此必须要对寨卡病毒持续监控及检测,尤其对于育龄人群的检测更为重要。另外,为了研究寨卡病毒及其它黄病毒的致病机制、评估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效果等,动物模型,如小鼠模型的研究必不可少,这也迫切需要亲和力高,背景低的抗体用于实验研究。
寨卡病毒是有囊膜的正链RNA病毒。囊膜上有E蛋白。E蛋白负责受体识别、结合及膜融合,含有重要的中和抗体表位。同时,E蛋白也是检测病毒的理想抗原。X-射线晶体学结构显示黄病毒E蛋白有三个结构域:DI,DII和DIII。DII头部(98-110位氨基酸)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融合区(fusion loop,FL),在病毒入侵的膜融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不同黄病毒FL区域保守性非常高,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细胞会产生大量的针对FL的抗体。
已有研究发现有一些针对黄病毒的广谱抗体,如:2A10G6、4G2,这些抗体都是通过鼠杂交瘤融合产生的针对FL的抗体,其中2A10G6与E蛋白的亲和力KD=2.7nM,4G2与E蛋白的亲和力未知,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中,可能存在亲和力较低,特异性不好,背景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体的使用及灵敏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定高亲和力的人源抗体,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大肠杆菌表达的寨卡E蛋白作为抗原,从一例康复期寨卡患者的PBMCs中筛选到可以结合寨卡E蛋白的记忆B细胞。然后对筛选的单一B细胞进行RT-PCR,获得抗体的可变区序列与片段,并进一步与恒定区连接至表达载体中。经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纯化后,检测与ZIKE-E蛋白的结合力。本发明获得了3株高亲力结合E蛋白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至少一个(比如三个)克隆Z5、克隆Z6或克隆克隆Z7的重链和/或轻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CDR)。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A)或(B)或(C)或(D):
(A)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的26-35位,53-59位,和/或98-105位的氨基酸残基,且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2的26-34位,52-54位,和/或91-100位的氨基酸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