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9155.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进星;刘廷皓;王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器具 | ||
一种夹持器具,包含彼此枢接的第一、二管体。第一杆,枢接第二管体。第二杆,枢接第一杆。第一、二爪臂,分别具有第一、二夹持部和第一、二连接部,皆枢接第二管体。第三、四杆,分别枢接第一、二连接部。螺帽,枢接第三、四杆。螺杆,螺接螺帽。螺杆经由第一万向接头、第五杆、第二万向接头受驱动杆驱动。借此,经由驱动杆带动螺帽移动并通过第三、四杆以及第一、二连接部,则控制第一、二夹持部移动,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夹持力量。此外,控制第二杆、第一杆来控制第二管体及第一、第二夹持部相对于第一管体的摆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夹持器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夹持器具能够稳定地维持夹持力量。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是主要外科手术的潮流,其特点在于手术后不会让患者形成巨大的伤口,而让患者的康复时间得以大幅缩短。在腹腔镜和内视镜外科手术中,是先在患者身体形成小的切口、穿刺或插管,再允许插入各种外科器械,例如剪刀、解剖器或牵开器以执行手术。
对于夹持器具而言,如美国第6312435号、美国第6394998号、美国6676684号和美国2007/0162072A1号专利公报。目前多以钢线拉动大量末端微小机构来完成夹持目的,达到末端效应器具备微小化与多自由度运动的效果。然而,组件繁多和机构复杂势必带来组装不易,且组装后的产品精度误差过大的问题。另外,运用钢线拉动的主要问题在于,钢线具有伸缩弹性,经过长时间使用的钢线必须调整甚至是更换,并且钢线带动的夹持器械的夹持力量稳定性仍有改善的空间。
此外,夹持器具的运作范围也是微创手术器械的设计重点,原因在于微创手术的作业环境相当狭小,若是夹持器具的活动范围不足,势必须进行器械抽换以满足手术需求,此举不但会造成手术时间及不便性增加,更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在考虑夹持力量的稳定性之外,也应同时考虑其运作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器具,其可稳定地维持夹持力量,且运作范围宽广。
因此,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夹持器具,包含有:一第一管体;一第二管体,枢接该第一管体;一第一杆,枢接该第二管体;一第二杆,穿设于该第一管体内,枢接该第一杆;一第一爪臂,具有相连的一第一夹持部和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爪臂于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一连接部之间枢接该第二管体;一第二爪臂,具有相连的一第二夹持部和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爪臂于该第二夹持部和该第二连接部之间枢接该第一爪臂或该第二管体;一第三杆,枢接该第一连接部;一第四杆,枢接该第二连接部;一螺帽,枢接该第三杆和该第四杆;一螺杆,螺接该螺帽;一第一万向接头,固接该螺杆;一第五杆,固接该第一万向接头;一第二万向接头,固接该第五杆;以及一驱动杆,穿设于该第一管体,且固接该第二万向接头。
借此,控制驱动杆转动并且通过第二万向接头、第五杆和第一万向接头间接控制螺杆转动,故与螺杆螺接的螺帽将受螺杆转动控制螺帽移动,也使得与螺帽枢接的第三、四杆通过第一、二连接部传动,也可以控制第一、二夹持部移动,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夹持力量。此外,控制该第二杆、该第一杆来控制该第二管体及该第一、第二夹持部相对于该第一管体的摆动,再配合该驱动杆可以相对该第一管体直线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管体的摆动角度将更为广阔,而增加本发明的作业范围。
另外,该第二杆受外力驱动时,系相对于该第一管体产生主动式直线往复运动,让该第二杆拉动该第一杆,带动该第二管体相对于该第一管体摆动。
还有,该驱动杆受外力作用时,是相对于该第一管体产生主动式旋转运动及被动式直线往复运动,让该驱动杆间接驱动该螺杆转动,且可以随着外力直线往复运动以配合该第二管体的摆动,增加本发明的作业范围。
此外,还可以该驱动杆具有一外杆和一内杆,该外杆穿设于该第一管体,该外杆具有一插槽和一导引槽,该内杆插设于该插槽,该内杆具有一凸部,该凸部伸入该导引槽而沿着该导引槽移动,该第二万向接头固接该外杆或该内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投影仪的增强现实系统试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手术机器人抓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