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9436.X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张岩;林双武;赵允喜;侯海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10/02;B60W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汽车 | ||
一种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离合器闭合时,对所述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值进行累加计算;如果累加计算得到的所述热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热量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上限值在当前输出扭矩上限值的基础上减小。本发明方案可以在离合器因打滑过热发生非严重的失效时,实现继续为车辆供能,并且可以降低离合器发生严重磨损的概率,为用户进行安全操作提供缓冲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传动系统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动力性能日渐提高,对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以及扭矩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离合器作为汽车的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递或切断动力源向变速器输出的扭矩。具体而言,所述动力源可以包括发动机或电动机,当动力源与离合器接触结合时,通过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的滑摩作用,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逐渐接近于动力源的输出扭矩,离合器的输入轴转速也相应地逐渐接近于动力源的输出轴转速,以使汽车平稳地加减速。
进一步地,当汽车的动力源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差以及转速差较大时,离合器会发生打滑现象。具体而言,例如在汽车突然结合离合器大扭矩驱动时,或者发生频繁换挡时,或者在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突然急剧降速,而与动力源相连的传动系统由于存在旋转惯性,仍保持原有转速,往往在传动系统中产生远大于动力源转矩的惯性扭矩,此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传动系统的零件受损。由于离合器借助主、从转盘之间接触面的摩擦力传递转矩,当传动系统内载荷超过离合器片摩擦力所能传递的转矩时,导致动力源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差以及转速差产生,,离合器的主、从部分就会因打滑发热,而降低了离合器的传扭能力,也会导致离合器片发生磨损失效。
在现有的自动变速箱中,例如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MT)或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多采用位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保障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并且为离合器打滑过热时积累的热量制定热量阈值,从而为控制离合器的打滑问题提供依据,例如采用成熟的热模型通过模拟制定热量阈值。其中,传扭能力用于表明离合器能够正常传递的最大输入扭矩。
在电驱动变速箱中,由于增加了动力源间动力切换,存在电机的介入,扭矩响应更快,并且比一般的传统汽车扭矩更大,对离合器的传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电驱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打滑的诊断十分重要,且离合器是否失效影响整车的功能实现及动力的输出。
在现有技术中,当在离合器上积累的热量超出热量阈值时,采用的技术方案通常为直接断开离合器,从而切断动力源向变速器输出的扭矩。但是,这样的方案将导致车辆突然无动力输出,如果在非安全路段,容易引发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可以在离合器因打滑过热发生非严重的失效时,实现继续为车辆供能,并且可以降低离合器发生严重磨损的概率,为用户进行安全操作提供缓冲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离合器与动力源耦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离合器闭合时,对所述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值进行累加计算;如果累加计算得到的所述热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热量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上限值在当前输出扭矩上限值的基础上减小。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值进行累加计算包括:计算所述离合器的主动盘与从动盘的转速差值;计算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盘与所述从动盘的扭矩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大于等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扭矩差阈值时,对所述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值进行累加计算。
可选的,所述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每次控制所述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上限值在当前输出扭矩上限值的基础上减小时,累加计算次数的计数增加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