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粉尘传感器的机动车辆和用于减少机动车辆的粉尘再悬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9482.X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塞尔·马西森;沃尔克·舍尔;雷纳·沃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6 | 分类号: | B60W40/06;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粉尘 传感器 机动车辆 用于 减少 悬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粉尘传感器的机动车辆(1),根据本发明,该粉尘传感器是用于观察位于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的路面的一部分的传感器(2)。机动车辆(1)还包含用于根据与路面(3)相关的观测数据来估算观察到的路面(3)的一部分的道路粉尘负荷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粉尘传感器(Staubsensor)的机动车辆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减少机动车辆的粉尘再悬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是由排气引起而是由制动器、轮胎、离合器、路面等的磨损和道路粉尘的再悬浮引起的交通相关的颗粒物排放量对空气污染有相当大的作用。可以预期的是,排气颗粒物排放量将由于越来越严格的极限值而降低,但是其他交通相关的颗粒物排放量将由于更大的交通量而增加,并且可能成为未来法规的焦点。基于来自德国联邦环境局的数据,可以预期的是,在2020年,排气颗粒物排放量仍将占所有交通相关的细粉尘排放量的约18%,其中术语“细粉尘”是指具有小于10μm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物,其对健康特别有害。其余82%是由磨损而不是由排气引起的排放量。这表明不是由排气引起的颗粒物排放量的日益增加的严重性。
为了特别是降低制动器粉尘排放量,例如防护罩、鼓风机和集尘器等技术是已知的。
DE 10 329 961 A1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车辆的集成式细粉尘提取装置的机动车辆,通过该装置,可以将环境空气中的细粉尘过滤出来并且收集细粉尘进行科学测试,甚至在收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作为粉尘测量单元的气溶胶光谱仪对细粉尘进行分析,其中测得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
此外,已经提出了试图在行驶期间去除环境空气中的细粉尘的机动车辆。
例如,DE 20 2006 019 335 U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细粉尘提取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去除供应到车辆内部舱室的新鲜空气中的细粉尘,而且通过该装置,降低环境空气中的细粉尘含量以便符合法律规定的细粉尘极限值也是可能的。
DE 20 2006 004 522 U1公开了一种细尘过滤器,该细尘过滤器通过电或磁分离操作并且为了去除流过那里的环境空气中的细粉尘甚至已由其他车辆排放或再悬浮的细粉尘的目的而被设置在进气口格栅和车辆的散热器之间。
DE 20 2005 005 673 U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空气过滤器,该外部空气过滤器被安装在保险杠下方并且用于总体减少空气污染物。
这样的系统只有当它们被安装在非常大量的车辆中时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中的细粉尘,并且用于清洁多个过滤器和用于处理收集到的粉尘的费用将是极大的,特别是由于实际上没有害的相对粗的粉尘也会被收集到,并且过滤器将很快变满。
DE 10 2009 054 194 A公开了一种具有抬头显示器并且具有引入到其光束路径中的摄像机的车辆,从该摄像机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污物也是可能的。
JP H09 242 500 A公开了一种具有设置在车顶上的粉尘浓度传感器的环境测量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目的:使得预防性地减少机动车辆的粉尘再悬浮并且适当情况下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成为可能。
所述目的是通过具有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的一种机动车辆和一种方法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粉尘传感器是用于观察位于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的路面的一部分的传感器。所述类型的传感器使得在电磁谱——例如可见光或不可见光或雷达波——的任意范围内获得路面的图像成为可能。根据由传感器装置获得的与路面相关的所述图像或类似的观测数据,在机动车辆中实时执行位于车辆前方的路面的那部分的道路粉尘负荷的大小的自动估算。
本发明使得以下情况成为可能,在被识别为总体上充满粉尘的路段上,针对性地阻碍细粉尘的再悬浮或再释放,例如通过临时影响车辆速度和/或通过针对性的但是临时的空气净化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