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和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351.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佟毅;李北;周勇;卢宗梅;陈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10/12;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40/00;A23K20/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严政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发酵饲料 干基 酵母菌 生产性能 饲料领域 芽孢杆菌 营养物质 饲料 醇香味 粗蛋白 粗纤维 粗脂肪 分阶段 乳杆菌 乳酸 酸溶 酸香 总酸 制备 发酵 蛋白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和饲料,该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中,乳杆菌的含量为1×108‑5×108cfu/g,芽孢杆菌的含量为1×108‑6×108cfu/g,酵母菌的含量为6.5×106‑5×107cfu/g,以乳酸计总酸含量为4‑7重量%,以干基计粗纤维的含量为8‑9.1重量%,以干基计粗蛋白的含量为23.5‑24.1重量%,以干基计粗脂肪的含量为3.5‑4.1重量%,以干基计粗灰分的含量为9.1‑9.8重量%,以干基计酸溶蛋白的含量为16‑17.2重量%。本发明所述分阶段发酵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具有浓郁的酸香和醇香味,且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和饲料。
背景技术
在饲料工业中应用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又减轻了环境污染。生物饲料凭借其含有优质的高含量蛋白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优势,对缓解饲料原料紧张的局面,推动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微生物在饲料中与动物体内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饲料原料本身,在饲料发酵与储存期间,微生物生产代谢产生的酶系能使纤维、淀粉、蛋白质降解为更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提高饲料的转化速率与转化率。调节胃肠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保持肠道的健康。肠道的健康重点体现在消化吸收良好、不易感染肠道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和饲料厂已经关注,并逐步提高发酵饲料的添加比例,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安全质量发挥关键作用。
在以玉米、木薯渣为原料,生产柠檬酸、赖氨酸、酒精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类副产品,如柠檬酸糟、玉米淀粉渣、玉米浆、玉米皮等。这些副产品单独处理或销售时,其市场价值没有得到最好的体现。采用混合原料、复合菌种进行微生物发酵,制作高能量饲料或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对副产品进行有机整合、变废为宝,可以使产品效益最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与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饲料生产性能和动物采食量,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含有该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的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其中,该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中,乳杆菌的含量为1×108-5×108cfu/g,芽孢杆菌的含量为1×108-6×108cfu/g,酵母菌的含量为6.5×106-5×107cfu/g,以乳酸计总酸含量为4-7重量%,以干基计粗纤维的含量为8-9.1重量%,以干基计粗蛋白的含量为23.5-24.1重量%,以干基计粗脂肪的含量为3.5-4.1重量%,以干基计粗灰分的含量为9.1-9.8重量%,以干基计酸溶蛋白的含量为16-17.2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的生产方法,其中,该生产方法包括先向发酵原料中接种芽孢杆菌进行第一阶段发酵,再接种乳杆菌和酵母菌进行第二阶段发酵;
所述发酵原料含有玉米淀粉渣、玉米酒精糟可溶物、柠檬酸糟、玉米粉、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和喷浆玉米皮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发酵原料以干基计粗蛋白含量为20重量%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其中,该饲料含有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和大豆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