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6839.7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张仰平;杨培广;刘锐;姚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6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表面 抓取 玻璃 吸盘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玻璃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其生产需要经过很多工艺程序,例如,在浮法玻璃切裁后,需要将玻璃经输送辊道输送至生产线的尾部,使用堆垛机把玻璃从辊道上取下堆垛包装,传统堆垛机都采用吸盘上取片的方式抓取玻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LOW-E镀膜玻璃在建筑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由于LOW-E玻璃是在玻璃的空气面镀膜,采用传统的上取片方式抓取玻璃,会在玻璃表面留下吸盘印,影响镀膜质量,因此镀膜玻璃的原片和和镀膜后成品的卸片,都需要采用下取片方式抓取玻璃。
现有下取片堆垛机,一般采用深加工上片台改制而来,吸盘安装在水平连杆上,通过摆动杆的摆动实现吸盘的上升下降,因此吸盘在抬起过程中,与玻璃下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易造成玻璃表面的划伤。也有采用吸盘直接安装在气缸上的结构,还有一种形式的下去片堆垛机,虽然吸盘不会与玻璃之间发生滑动,但吸盘与玻璃之间没有缓冲,吸盘抬起过程中容易对玻璃造成冲击。
而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至少包括主动部、从动部以及安装座,所述主动部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所述从动部,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主动部,其中,
所述主动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气缸、气缸杆、缓冲弹簧以及缓冲支座,所述安装座包覆所述气缸,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气缸杆上端连接所述气缸底部并从所述安装座下方伸出,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依次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以及所述缓冲支座,其中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从动部包括一垂直方向设置的吸盘杆,所述吸盘杆穿过所述第二孔洞连接固定,所述吸盘杆上方设置有一吸盘。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缓冲弹簧贴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中空滑道,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吸盘杆穿过所述滑道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气缸为单作用气缸。
优选地,所述吸盘与一输送辊道在水平方向上贴合设置。
优选地,在工作初始状态下,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高于所述吸盘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低于所述吸盘的水平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输送辊道带动玻璃趋近于吸盘;
b、气缸收缩,带动吸盘向上移动;
c、玻璃接触吸盘,吸盘停止上移;
d、玻璃逐渐位于吸盘上,缓冲弹簧压缩。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e、玻璃完全位于吸盘上,进行堆垛;
f、关闭吸盘装置,气缸伸出,吸盘下移至输送辊道辊面以下。
本发明专利目的在于研发一种吸盘抬起时与玻璃之间既没有相对滑动,又带有缓冲功能的下取片的吸盘抬起装置,主要用于LOW-E镀膜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堆垛。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特点:吸盘通过单作用气缸抬起,吸盘抬起过程中,吸盘相对于玻璃表面垂直运动,不会与玻璃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造成玻璃表面的划伤;吸盘导杆与气缸之间通过弹簧和拨杆连接,吸盘接触玻璃后有30mm的缓冲行程;安全性高,吸盘具有自复位功能。系统关闭时,单作用气缸自动伸出,带动吸盘收回到辊面以下,避免吸盘被玻璃碰撞,造成设备顺坏,影响玻璃的正常输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在工作初始状态下,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工作状态下,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吸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从玻璃板下表面抓取玻璃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6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男鞋(NH‑W16018)
- 下一篇:女鞋(NH‑W1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