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9221.6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龚湛林;李虹征;于日志;陈伟燕;欧阳珊珊;曹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25/04;B29B7/74;D06M13/335;D06M15/693;D06M11/52;D06M15/37;D06M15/41;D06M13/507;C08L7/00;C08L9/02;C08L9/06;C08L2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 橡胶复合物 中空纤维 复合物 消音 制备 橡胶 消音层 不干胶 多孔吸声材料 复合 三辊压延机 中空短纤维 低频噪声 多孔吸声 绿色环保 吸音降噪 混炼胶 密炼机 增塑剂 树脂 出片 降噪 经密 破损 塑料 应用 | ||
一种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1)分别制备预处理中空纤维~1和预处理中空纤维~2;(2)在密炼机中依顺序把橡胶、塑料、树脂、助剂、填料、增塑剂及预处理中空纤维~2加入,经密炼得到混炼胶经高温三辊压延机出片,即得到橡胶消音层;(3)将上述(2)所得橡胶消音层复合物进行单面刷不干胶,与多孔吸声材料层复合,即得到吸音降噪橡胶复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中空短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应用于橡胶复合物中,较好的避免了中空纤维在橡胶复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破损,使橡胶复合物在低频噪声中具有特出的降噪性,与多孔吸声层复合后,复合物具有全频消音效果好、低频消音突出和绿色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产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械的地方就有震动与噪音,与人民生活最接近的就是汽车、空调,冰箱和洗衣机运行时的噪音。目前以空调为例,空调噪音主要来源于空调外机,而空调外机主要噪音来自于压缩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目前空调厂家是通过底部安装减振橡胶垫衰减传至底盘的振动和压缩机外围包裹隔音毛毡来降低噪声辐射。而市面上的隔音毛毡主要由废旧纤维毡吸音层与硫化丁基胶片或PVC胶片隔音层复合而成,噪音降低有限,尤其压缩机噪音的中低频噪音,同时也为其他机械设备的主要噪音来源,是降噪音的困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获得全频降噪效果更佳,低频噪音降低幅度更大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空纤维表面预处理
将100g中空纤维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加入10~30g的表面活化剂,常温搅拌2~15min后在100℃~150℃下干燥反应5~30 min,得到预处理中空纤维~1;
将上述100g预处理中空纤维~1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加入含有固化剂的胶乳处理液20~80g,常温搅拌2~15min后在120℃~170℃下干燥反应5~30 min,得到预处理中空纤维~2;
(2)橡胶消音层的制备
在密炼机中依顺序把橡胶、热塑性复合物、树脂、助剂、填料、增塑剂及预处理中空纤维~2加入,在120℃~160℃下密炼10~30 min,所得到混炼胶经高温三辊压延机出片,压延机辊筒温度为90℃~130℃,即得到橡胶消音层;
所述橡胶消音层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橡胶100 份;热塑性复合物 50~100 份;树脂:10~40 份,助剂:1~15 份;填料:100~300 份;增塑剂:10~40 份;预处理中空纤维~2:30~100 份;
(3)高消音复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2)所得橡胶消音层复合物进行单面刷不干胶,与多孔吸声材料层复合,即得到吸音降噪橡胶复合物。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中空纤维为聚酯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聚酰胺中空纤维、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和/或聚醚砜中空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化剂为多巴胺、聚多巴胺、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和/或硅69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含有固化剂的胶乳处理液为羧基丁苯胶乳、丁氰胶乳、天然胶乳和/或氯丁胶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与硫磺或酚醛树脂复配混合物。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橡胶为天然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和/或溴化丁基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热塑性复合物为聚丙烯酸、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和/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