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引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303.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野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A23L27/6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8200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引子 发酵 制备方法和应用 五味子藤 紫红色 调味 豆瓣酱 炒制 蒸煮 大豆 中药 玉米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引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以玉米为原料,经过炒制、粉碎、烫制成团,而后以阶梯降温的方式进行发酵,发酵后制备出紫红色酱引子,二、用蒸煮调味后的大豆加入酱引子,经过发酵,制备出一种色泽紫红的农家盘酱。本制备方法结合了鲜族豆瓣酱和满族盘酱的特点,并巧妙加入了五味子藤中药成分,使制备农家盘酱味道独特,口感极佳,并且含有对人体的有益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酱引子,具体涉及一种酱引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加工制成大酱,加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促使豆中更多的磷、钙、铁等矿物质被释放出来,提高了人对大豆中矿物质的吸收率;发酵酱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可合成核黄素等,因此,大酱营养比大豆更易于消化吸收。
农家盘酱含有丰富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多种盐类等,也是很好的营养性食品,酱在东北人老百姓饮食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农家最为喜欢的而且必备的调味品之一。
酱引子是多种有益菌为一体的发酵菌种,在各种菌的作用下极大提高了大豆的分解,区别于工业制备的菌种的单一性,民间农家制备的酱引子杂菌过多,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制备农家盘酱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酱引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酱引子制备
(1)选料:精选原料玉米,控制玉米水分在14~18%;
(2)炒制:炒制至金黄色,并且有香味;
(3)粉碎:将炒制好的玉米进行粉碎;
(4)烫制:用沸腾热水烫至黏糊状后成团放入泥缸;
(5)发酵:将上述放入泥缸内原料以阶梯降温的方式进行发酵,每3-4天上下翻倒一次,发酵45~55天使发酵至紫红色,即为酱引子;
其中,阶梯降温的方式进行发酵为将温度升值26-28℃开始发酵,而后按照每9~11天降温1~1.6℃的降温速率进行发酵。
农家盘酱制备
(1)浸泡:精选大豆,清洗后浸泡2小时;
(2)蒸煮:将浸泡后的大豆先蒸8小时、再煮2小时并按比例加入姜、大料、五味子藤调味;
(3)发酵:蒸好的大豆冷却至40℃以下,按比例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引子、盐入缸;每3天打杷一次,发酵时间40~60天,即得到农家盘酱。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酱引子为紫红色,不含添加剂,应用酱引子制备的农家盘酱酱香浓郁,口感细腻,其中加入五味子藤成分更具药用效果,对人体五脏具有滋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酱引子的制备
实施例1
(1)选料:选取颗粒饱满,外表具光泽的胶质玉米25kg,自然晒干,控制玉米水分在14%~16%;
(2)炒制:将步骤(1)精选的玉米炒制至表面呈金黄色且散发香味;
(3)粉碎:将步骤(2)炒制好的玉米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颗粒直径1mm以下;
(4)烫制:将沸腾热水加入步骤(3)粉碎颗粒中,均匀搅拌至黏糊状后制成12cm的酱团,用布包裹,放入直径为80cm的泥缸中;
(5)发酵:首先将温度升至28℃开始发酵,而后按照每9天降温1℃的降温速率进行发酵,每3~4天上下翻倒一次,发酵周期为52~5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野,未经田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