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2640.5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王彦俊;郑永帅;于长富;刘兆伟;苗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1109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大壁厚差型材 挤压 模具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L型挤压模具通常采用平模,并通过修改工作带长度及导流坑形状,如图2所示,以满足型材各个位置流速一致。然而,由于5系铝合金流动性较差,并且其强度相比于6系铝合金较高。若采用传统的6系挤压模具生产壁厚差较大的5系铝合金型材时,其壁厚较大一侧流速较快,可达50mm/s,而壁厚较小一侧流速较慢,约为15mm/s,因而,产品挤压后极易产生弯曲及扭拧等缺陷,同时,若仅仅是通过工作带调整及导流坑优化等手段,依然存在效果不明显现象。因此,亟需考虑重新设计一种新的挤压模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通过优化挤压模具的结构,以实现型材各个位置流速均匀,进而提高挤压成品率,减少后续整形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模具,所述挤压模具由联结的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设有贯通的挤压腔和搭接在挤压腔内并将其分割成具有多个分流孔的多个分流桥,所述下模设有与多个所述分流孔相连通的焊合室和位于所述焊合室底部中央的工作带孔,所述工作带孔呈L形,多个所述分流桥的交汇处偏离于所述上模的轴向中心设置,且交汇处在远离所述焊合室的一端上设有假模芯,所述假模芯露出于所述上模的进料端表面,且假模芯在下模上的垂直投影覆盖于所述工作带孔的L形较大孔腔一侧。
进一步,所述分流桥为三个,用于将所述挤压腔分割成三个所述的分流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桥之间的夹角呈120°。
进一步,与所述工作带孔的L形较大孔腔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桥在远离所述交汇处的一端上均设有一阻碍凸部。
进一步,所述分流孔呈扇形结构,其所有的转角处均圆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假模芯与所述分流桥为整体结构,所述假模芯的横截面呈方形或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假模芯的厚度为4.5mm~5.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上述的挤压模具;
2)、优化挤压模具中多个分流桥的交汇处与挤压模具中上模的轴向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调整型材各位置流速情况;
3)、优化挤压模具中假模芯的高度及覆盖于挤压模具中下模的工作带孔的尺寸来调整型材各位置流速情况;
4)、采用deform-3D的稳态算法对挤压模具进行步骤2)和步骤3)的仿真模拟分析,直到型材各位置流速均匀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5系L型大壁厚差型材挤压问题,通过采用此挤压模具可解决挤压过程中型材弯曲及扭拧问题,进而提高挤压成品率和减少后续整形工作量,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采用仿真模拟的方法代替试模工序,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平模模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平模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挤压模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挤压模具中上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挤压模具中下模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挤压腔,2为分流孔,3为分流桥,4为假模芯,5为焊合室,6为工作带孔,7为阻碍凸部,100为挤压模具,110为上模,111为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宾馆房卡识别伞具自动拿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