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595.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忠华;申玄伟;夏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41/00;B24B41/02;B24B21/02;B24B41/06;B28D1/00;B28D1/24;B28D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素坯管 双工 自动 磨切机 | ||
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包括机架、储料仓、上料机构、传送机构,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工位、切割工位,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工位在切割工位的左侧;上料机构左侧为储料仓,上料气缸位于储料仓末端,储料仓支撑梁末端固定有陶瓷素坯管下落的引导板;传送机构包括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和双V型槽运送托架,双V型槽运送托架和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固定在一起,双V型槽运送托架侧面固定导向滑块;磨削工位,具有无心支撑轮、磁力驱动装置以及砂带磨削装置;切割工位,具有无心支撑轮、磁力驱动装置、切割装置,切割工位也具有工件的下料机构;本发明具有只需一台机器即可实现陶瓷素坯管表面磨削和陶瓷素坯管两端余料切割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
背景技术
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是一种用于圆柱形陶瓷素坯管磨削和切割加工的设备,特别是针对高纯氧化铝陶瓷灯管的前期加工。
高纯氧化铝陶瓷灯管的制作首先需要经过压力成型及素烧,得到圆柱形的陶瓷素坯管,此后还要进行磨削和切割加工,进而方能进行装配和烧结成为成品。目前对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和切割加工分两道工序完成:1)磨削加工,主要采用定心的方式将陶瓷素坯管套在芯轴上,用手把持砂带对陶瓷素坯管进行磨削,以提高陶瓷素坯管的几何精度与表面质量;2)磨削后的陶瓷素坯管再通过切割机由人工操作进行切割,以此保证其长度在规范范围内。由于需要采用磨削和切割两台机器,并由人工完成其主要操作过程,致使其生产效率低下,难于保证品质,容易产生废品。经资料查询与实地调研,目前尚没有适用于陶瓷素坯管的集磨削与切割于一体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其技术难点主要在于陶瓷素坯管相比于其他圆柱形加工件来说比较脆,因此需要解决在上下料、传输及加工过程中易碎的问题,同时由于管子的内径较小,采用现有的内圆定心的方式不易实现自动化,需要解决好陶瓷素坯管磨削与切割加工的定位以及工件的旋转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陶瓷素坯管磨削和切割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
一种陶瓷素坯管的双工位自动磨切机,包括机架、储料仓、上料机构、传送机构,陶瓷素坯管的磨削工位、切割工位,陶瓷素坯管的切割工位在磨削工位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储料仓和引导板共同组成的上料机构,以双V型槽运送托架为主的传送机构,以及结合两组无心支撑装置与两组磁力驱动置组成的整体工作系统;
上料机构左侧为储料仓,储料仓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该角度用于保证陶瓷素坯管能够通过重力作用依次下落,下落过程由一个辊子的协助实现顺序水平下落,上料气缸位于储料仓末端,上料气缸顶部连接一块顶板,顶板通过储料仓末端的缺口实现上下运动,储料仓支撑梁末端固定有供陶瓷素坯管下落的引导板;
传送机构包括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和双V型槽运送托架,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固定于储料仓底部一层,双V型槽运送托架和运送托架驱动气缸固定在一起,双V型槽运送托架侧面固定有导向滑块,可以在磨削工位和切割工位之间移动。
磨削工位,具有无心支撑轮、磁力驱动装置以及砂带磨削装置,无心支撑轮固定于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的两个侧板上,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通过竖直驱动气缸和侧壁滑块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竖直驱动气缸固定于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内侧壁,侧壁滑块固定于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外侧,与导轨配合使用;磁力驱动装置中的主动轮通过位于底部一层的电机和皮带传动,所述的主动轮与磁力驱动轮同轴旋转,磁力驱动轮位于无心支撑轮行程最顶端,当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与无心支撑轮运动至行程最顶端时,磨削工位U型支撑托架在磁力驱动轮的作用下运转;砂带磨削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轴部分、砂带轮和砂带,驱动电机位于底部一层,主轴部分通过带轮与驱动电机连接并输出动力至砂带轮,砂带轮从侧面呈三角形布置,无心支撑轮将陶瓷素坯管运送至行程最顶端时,陶瓷素坯管与砂带可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