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阵”式多通道热诱导路面降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5638.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江磊;袁玉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方迅功能路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结构 高热阻 吸热 主动降温 多通道 高导热 热诱导 面层 伞柄 伞面 伞式 路基 城市居民生活 城市热岛效应 驾驶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 传热 高热导率 高速通道 矩阵分布 沥青路面 热量传递 热量传输 热流方向 重大意义 热容量 舒适性 柱状体 上端 掺加 粉体 积热 内积 土基 下端 传导 病害 能耗 调控 缓解 | ||
一种“伞阵”式多通道热诱导路面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降温结构是由呈矩阵分布的“伞式”单元组成的主动降温结构。“伞式”单元包括伞面和伞柄,伞面为高热阻层(3),为掺加有高热阻粉体(1)的沥青混合料,用于降低路面吸热速度,同时防止路面内积热向上回流,控制热量传递方向;伞柄为高导热棒(2),是具有高热导率的柱状体,上端连接高热阻层,下端连接路基(5),为面层内热量传输提供高速通道。该结构通过调控路面吸热、传热速度,以及路面内热流方向,使路面内的热量通过高导热通道快速地传导入热容量巨大的路基、土基中,减少面层积热,实现路面主动降温。专利对缓解沥青路面病害和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性、驾驶安全性,减少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沥青路面降温结构,具体为一种“伞阵”式多通道热诱导路面主动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具有施工快、易养护、无接缝、可再生、行车舒适等优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但是沥青路面也具有显著的缺点,例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极强,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很高。同时,由于路面的热导率很低,路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很容易积聚在路面内部,难以释放到路表及上方空气中。在夏季,南方部分城市道路、钢桥面的沥青路面温度甚至高达60~70℃,路面高温可迅速改变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加剧车辙等病害的产生,显著缩短沥青路面的服务寿命,进而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此外,路面高温还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镇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增加空调耗电量。设计具有主动降温功能的沥青路面可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路面降温技术有:1)表面反射技术,即通过提高沥青路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以减少进入路面的热量,以降低路面温度,主要包括浅色路面技术、热反射涂层、彩色薄沥青层、热致变色材料等;2)相变储能技术,即通过提高路面的储热能力,降低白天路表高温,延迟路面热量释放时间,例如,在沥青混合料内掺加石蜡类相变材料,或掺入高比热容材料;3)能量收集路面技术,即利用沥青路面充当太阳能采集器,用以供热、发电,例如,在沥青路面内铺设金属排水管线等;4)蒸发散热技术,即通过路面热蒸发的方式降低沥青路面的积热,实现路面降温,例如,通过设计透水路面或储水路面,将雨水存储起来,通过水分的高温蒸发将沥青路面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虽然上述技术都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新问题。例如,表面反射技术会对可见光形成强烈的反射,导致司机眩目,影响驾驶安全性。虽然日本日铺公司开发了一种灰色涂料,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对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粗糙度的沥青路面来说,这种涂料对太阳光的反射主要为漫反射,增加了周围建筑物的温度。相变储能技术虽然能够延迟热量从路面向外的散发,但相变材料的掺入将显著降低路面的力学性能,且掺入量有限。能量收集路面技术则存在铺设成本高,后续养护难的问题。蒸发散热技术依赖雨水,多孔结构也容易被灰尘堵塞,且较大的空隙结构易诱发路面产生松散、坑槽等病害,后期的养护成本极高。
为使沥青路面具有主动降温功能,本发明提出一种“伞阵”式多通道热诱导路面降温结构。“伞面”为高热阻层,用于降低路面吸热速度,同时防止路面内积热向上回流,控制热量传递方向;“伞柄”为高导热棒,为面层内热量传输提供高导热通道,诱导路面内热量加速下传。通过“伞面”和“伞柄”的结构间协同作用,调控路面吸热、传热速度,以及路面内热流方向,使路面内的热量通过高导热通道快速地传导入热容量巨大的路基、土基中,减少面层积热,实现路面主动降温。本发明专利对缓解沥青路面病害,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能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性,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实现沥青路面主动降温,针对我国城市沥青路面车辙等病害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伞阵”式多通道热诱导路面降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方迅功能路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方迅功能路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