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490.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珍;文东辉;章少杰;杨杰;袁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41/00;B24B47/12;B24B41/02;B24B49/00;B24B47/0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动压 悬浮 研磨 抛光 一体 角度 可调 装置 | ||
1.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盘(14)、液动压悬浮装置、升降装置、压力检测装置、抛光角度调整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抛光盘(14)表面划分成十个基本单元,每个基本单元表面均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工件贴片区、锲形区域、蓄流槽和约束边界;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后背板(4)、左侧板和右侧板(5),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5)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后背板(4)上;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滚珠丝杠(2)、第一直线导轨(6)、丝杠螺母、第一滑块(20),所述滚珠丝杠(2)竖直安装在所述后背板(4)上,滚珠丝杠(2)的一端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设有两条,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分别竖直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5)上,每条直线导轨上均套装有第一滑块(20),所述丝杠螺母套装在所述滚珠丝杠上;
所述液动压悬浮装置包括滚珠花键轴(10)、底板(9)、侧安装板(8)、顶部固定板(21)、第二直线导轨(7)、第二滑块(15)、联轴器(11)、导向柱(22)、带轮、同步带和第二伺服电机(16),所述丝杠螺母和两个第一滑块(20)均与底板(9)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运动时带动所述底板(9)沿第一直线导轨(6)运动;所述侧安装板(8)设有两块,两块侧安装板(8)均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9)上,所述顶部固定板(21)水平固定在两块侧安装板(8)的顶部,两块侧安装板(8)上分别设有一条第二直线轨道;每条第二直线导轨(7)上均套装有一个第二滑块(15),两个第二滑块(15)固定在动板(3)上;滚珠花键轴(10)穿过底板(9)与联轴器(11)的一端连接,滚珠花键轴(10)的上端固定在动板(3)上,所述底板(9)上固定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的上端穿过动板(3),底板(9)和动板(3)之间的导向柱(22)上套装有弹簧(23);所述滚珠花键轴(10)上安装有带轮,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固定在底板(9)上的第二伺服电机(1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6)通过同步带驱动带轮,将动力传递给滚珠花键轴(10),并带动抛光盘(14)的高速转动;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螺纹检测轴和测力传感器(19),所述顶部固定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检测轴相配合的通孔,螺纹检测轴通过螺栓固定在顶部固定板(21)上,测力传感器(19)固定在螺纹检测轴的底部,测力传感器(19)在动板(3)沿第二直线导轨(7)上移时抵住所述动板(3);
所述抛光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万向浮动接头(13),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浮动接头(13)连接抛光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通过弹簧组连接万向浮动接头,所述弹簧组包括柱形底座和柱顶连接柱,柱形底座上设置有与柱形连接座形状相配合的通孔,柱顶连接柱的外侧沿周向均布多个半圆形凸起,柱形底座的通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半圆形凸起一一对应的轴向设置的半圆槽,所述柱形底座的外侧还设有与所述半圆槽连通的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螺纹孔将柱形底座和柱顶连接柱紧固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通过弹簧组连接万向浮动接头(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上设置有多组腰型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2)设置有四根,其中两根导向柱(22)上安装有弹簧(23),另外两根导向柱(22)的顶部安装有限位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压悬浮研磨抛光一体抛光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上还固定有光栅尺(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4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测量轮毂补偿路径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程塑料加工前期表面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