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人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8490.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何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G01N21/6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单香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蛋白 人乙肝病毒 肽段 融合蛋白 受体细胞 阴性对照 药物处理 荧光信号 构建 检测 筛选 高通量筛选 抗病毒药物 读出操作 信号监测 药物筛选 共转化 全序列 转化 组装 克隆 细胞 观察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人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具体为将SEQ ID NO:1所示的HBc分别与荧光蛋白的肽段a和肽段b相连,构建得融合蛋白A和B,所述肽段a和肽段b连接共同组成荧光蛋白的全序列;将融合蛋白A和B通过克隆技术共转化同一受体细胞,用待检测药物处理上述转化的受体细胞,同时以未用药物处理的上述转化的受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观察细胞中荧光蛋白的信号,如果无荧光蛋白信号或荧光信号低于阴性对照,说明待检测药物可以抗人乙肝病毒,如果荧光信号与阴性对照信号强度相当,说明待检测药物不可以抗人乙肝病毒。本研究通过设计并构建HBc与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利用荧光蛋白信号监测HBc组装的过程,简化药物筛选过程中的读出操作,提供了一种用于HBV抗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药物筛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人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仍有8%左右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持续性HBV感染将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近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9%。尽管随着乙肝疫苗的大范围普及,新乙肝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乙肝携带人口基数大,防治乙肝成为我国公共健康问题的重中之重。乙肝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尽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抗HBV药物,主要通过使用干扰素或者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HBV复制过程中的逆转录酶活性从而抑制HBV产生。逆转录酶抑制剂虽然可以使患者控制乙肝病毒水平,但是随之产生的耐药性、巨额的医药费用、药物严重的副作用等问题也不容小觑。由于HBV逆转录酶体外表达并不产生酶活性,HB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母环结构主要通过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逆转录酶化合物改造修饰。针对HBV本身进行从头抗病毒药物研究成为一种迫切需求。想要获得从头抗病毒药物,必须先建立一种合适的药物筛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人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该方法筛选的药物能抑制HBV核心蛋白(HBc)的组装,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抗人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SEQ ID NO:1所示的HBc分别与荧光蛋白的肽段a和肽段b相连,构建得融合蛋白A和B,所述肽段a和肽段b连接共同组成荧光蛋白的全序列;将融合蛋白A和B通过克隆技术共转化同一受体细胞,用待检测药物处理上述转化的受体细胞,同时以未用药物处理的上述转化的受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观察细胞中荧光蛋白的信号,如果无荧光蛋白信号或荧光信号低于阴性对照,说明待检测药物可以抗人乙肝病毒,如果荧光信号与阴性对照信号强度相当,说明待检测药物不可以抗人乙肝病毒。
在HBV病毒生活周期中,病毒包膜蛋白与肝脏细胞膜受体结合,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核心颗粒进入胞内并介导病毒基因组进入胞核,通过利用人肝脏细胞内聚合酶将dsDNA基因组补全并转化为cccDNA,cccDNA进一步转录出3.5kb,2.4kb,2.1kb及0.8kb的mRNA,以前基因组RNA(pgRNA)3.5kb为模板逆转录出基因组DNA并作为编码病毒核心蛋白(HBc)和聚合酶蛋白的模板;HBc多聚化包装乙肝DNA基因组形成包装核心颗粒;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合成后在粗面内质网中多聚化,并转运至高尔基体前腔以包装核心颗粒,装配好的HBV颗粒与亚病毒颗粒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HBsAg的糖基化修饰,最后分泌出宿主细胞而完成生活周期。病毒核心(HBc)颗粒的组装是HBV复制产生过程不可缺少的一步,如果HBc的组装受到抑制,HBV的基因组将不能完成包装从而阻断HBV的复制(见图1)。如何抑制HBc的组装,将是研发抗HBV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