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C链路弹性缓冲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9615.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杨海波;王玉欢;霍卫涛;蔡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879 | 分类号: | H04L12/879;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c 弹性 缓冲区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FC链路弹性缓冲区电路,包括:写数据接口(1)、IDLE检测电路(2)、写指针控制电路(3)、格雷码转换电口(4)、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数据存储器电路(6)、读写指针比较电路(7)、当前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8)、下一个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9)、读指针加3电路(10)、读指针控制电路(11)、读数据接口(12)。本发明通过硬件电路自动检测FC链路接收数据缓冲区空、满状态,管理FC端口接收端数据的连续写入和弹性读出操作,校正接收缓冲区读、写时钟之间的时钟频率累积偏差,完成发送、接收端口数据传输速率精确匹配,防止接收缓冲区上溢和下溢引起的数据损坏,保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实现FC链路数据高速、高可靠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FC链路弹性缓冲区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FC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日趋成熟,使得以FC网络作为机载环境中的主干网络成为可能。FC网络搭建过程中大量使用到FC节点机、FC交换机等设备,虽然所有通信设备必须工作在同一频率,但是由于时钟相位的差异,以及晶振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的因素,两个时钟频率被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FC网络协议规定的时钟的误差为±100×10-6,即在每一百万和理想的时钟周期的时间范围内允许±100个时钟周期的偏差。最坏情况下,两个不同的晶振可能存在的最大误差为200×10-6,累积10-6/200=5000个时钟周期会产生一个时钟周期的偏移。
对于高速传输的连续的数据流,用于缓存接收数据的缓冲区,数据的写时钟来源于从接收数据中恢复出的发送端时钟,读时钟来源于接收端本地晶振产生的时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写时钟和读时钟之间的累积时钟周期偏移,将会导致数据接收缓冲区的溢出,损坏接收到的数据或者产生数据丢失,严重影响系统通信的功能和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C链路弹性缓冲区电路,通过对缓冲区的写操作和读操作进行控制,校正数据接收端缓冲区写时钟和读时钟的频率累积差异,解决FC端口设计过程中由于频率累积偏差而导致的数据损坏或者丢失。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FC链路弹性缓冲区电路,包括写数据接口1、IDLE检测电路2、写指针控制电路3、第一格雷码转换电路4-1、第一格雷码转换电路4-2、第一格雷码转换电路4-3、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数据存储器电路6、读写指针比较电路7、当前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8、下一个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9、读指针加3电路10、读指针控制电路11、读数据接口12,
其中写数据接口1、IDLE检测电路2、写指针控制电路3、第一格雷码转换电路4-1、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数据存储器电路6,完成写时钟域下,写数据接口1输入数据到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和数据存储器电路6的写入操作;
第二格雷码转换电路4-2、第三格雷码转换电路4-3、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数据存储器电路6、读写指针比较电路7、当前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8、下一个数据是IDLE检测电路9、读指针加3电路10、读指针控制电路11以及读数据接口12,完成读时钟域下,有效数据从读数据接口12输出操作,通过仅在读时钟域对读数据指针进行控制,实现接收端口数据缓冲的弹性控制,防止缓冲区的上溢和下溢造成的数据丢失。
所述写数据接口1输出写数据信号d_in到IDLE检测电路2;写数据接口1输出写时钟信号w_clk、写时钟域的复位信号w_rst以及写使能信号w_en到写指针控制电路3,控制写指针wprtb的变化;写数据接口1输出写时钟信号w_clk、写时钟域的复位信号w_rst以及写数据信号d_in数据存储器电路6;
所述IDLE检测电路2将检测到的IDLE标志位输出到IDLE标志存储器电路5;
所述写指针控制电路3输出写指针wprtb到第一格雷码转换电路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