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5332.4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凯;梁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控制器 安全级 多总线 协同 发送 响应时间要求 核电站控制 工作机制 时间确定 包数据 占用 重复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控制器A和控制器B同时连接在多组独立的总线上,每组总线的周期相同,每组总线上的节点都根据总线上最后一包数据的发送时间确定自己占有总线的时间,所有总线都先由控制器A和控制器B同时启动,所有总线上的节点都确定了自己的发送时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占用总线,如此重复,实现多总线协同工作。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工作机制,满足安全级DCS严格的响应时间要求,并能够保证数据可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系统,是继DCS之后的又一种更加优越的开放式的全分布工业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用于过程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联通信,作为工业数字通信的基础,建立了工业现场与控制设备及其管理层之间的通信联系。目前现场总线有很多种类,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就有10多种,如CAN,LONWORKS,PROFIBUS等,这些总线方法各有其优点,数据能够可靠通信,但在安全级DCS严格的响应时间要求下,无法实现多组总线独立协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既能够保证数据可靠,又能够保证总线协同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控制器A和控制器B同时连接在多组独立的总线上,每组总线的周期相同,每组总线上的节点都根据总线上最后一包数据的发送时间确定自己占有总线的时间,所有总线都先由控制器A和控制器B同时启动,所有总线上的节点都确定了自己的发送时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占用总线,如此重复,实现多总线协同工作。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控制器A在所有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第二步:包含控制器B的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占用各自所在的总线;第三步:控制器B在所有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第四步:包含控制器A的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各自所在的占用总线;第五步:所有总线上的IO1卡在自己的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包含控制器A和控制器B的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占用总线;第七步:所有总线上的IO2卡在自己的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工作机制,满足安全级DCS严格的响应时间要求,并能够保证数据可靠、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控制器A和控制器B同时连接在多组独立的总线上,每组总线的周期相同,每组总线上的节点,都根据总线上最后一包数据的发送时间,确定自己占有总线的时间。所有总线都先由控制器同时启动(发送第一包数据),所有总线上的节点都确定了自己的发送时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占用总线。如此重复,就实现了多总线协同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控制器A在所有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
第二步: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含控制器B)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占用各自所在的总线;
第三步:控制器B在所有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
第四步: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含控制器A)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各自所在的占用总线;
第五步:所有总线上的IO1卡在自己的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
第六步:所有总线的所有节点(含控制器A、控制器B)接收总线1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此数据包的时间,计算自己何时占用总线;
第七步:所有总线上的IO2卡在自己的总线上同时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