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钢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7619.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王克柱;张晶波;王德志;张金秋;曹金生;张焱;柴永祥;李扬;田佳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卷取 机夹送辊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钢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热轧钢卷卷型质量的日益严格以及热轧产线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受市场环境影响,钢铁企业需要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厚度跳跃超出工艺技术要求标准,极限规格不断拓展。
带钢卷取机夹送辊是地下卷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钢卷取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带钢到达卷取机前以一定的超前率(相对带钢)运转等待带钢,对带钢头部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夹送辊时对带钢头部预先弯曲,使带钢容易进入卷取机;当带钢在卷取机卷取稳定后,夹送辊与卷筒保持速度同步,并将张力在精轧机与卷取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卷型;当带钢尾部离开精轧机F6后,夹送辊以一定的滞后率(相对带钢)运转,对带钢尾部起到一定的拖拽作用。
目前,卷取机夹送辊压力采用恒定单一的压力控制。但实际实际生产时,带钢厚度不同,所需的夹送辊压力就不同,每次厚度规格变化时,需操作人员在操作画面中对夹送辊压力进行修正,现场生产厚度规格变化比较大、生产节奏快,需操作人员频繁修正夹送辊压力控制,工作量大,也不利于生产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稳定。
厚度越薄,夹送辊压力修正对卷取稳定性和卷型质量影响越明显。
由于夹送辊在卷钢过程中执行压力不准确或者F6轧机抛钢后夹送辊单侧压力不可调,造成F6轧机抛钢后卷形不良,在卷取薄规格带钢时尤为明显,使轧制薄材时卷型无法控制,严重的制约了薄规格带钢的生产。
为此要求生产组织时,厚度规格不能频繁跳跃。
因此,如何实现不同厚度带钢自由交叉卷取、适应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提高不同厚度规格的带钢的卷取稳定性和卷型质量,确保厚度规格大幅度跳跃时夹送辊压力执行精准性和稳定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厚度带钢自由交叉卷取、适应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提高不同厚度规格的带钢的卷取稳定性和卷型质量,确保厚度规格大幅度跳跃时夹送辊压力执行精准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钢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控制方法,所述夹送辊压力包括夹送辊操作侧压力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
在计算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数学计算模型中将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按照成品带钢厚度这个变量参数进行细分,多个相邻的成品带钢厚度构成一个成品带钢厚度范围,每个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一个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不同的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不同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每个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一个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不同的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不同的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
在人机操作系统中,根据现场实际的带钢卷取情况对所述数学计算模型给出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和/或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按照成品带钢厚度进行二次人工修正,每个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一个夹送辊操作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不同的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不同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每个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一个夹送辊传动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不同的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不同的夹送辊传动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
优选的,根据成品带钢厚度,将带钢分为:H≤1.3、1.3<H≤1.9、1.9<H≤2.1、2.1<H≤2.6、2.6<H≤3.05、3.05<H≤3.55、3.55<H≤4.05、4.05<H≤5.05、5.05<H≤6.1、6.1<H≤8.1、8.1<H≤10.1、10.1<H,所述H为成品带钢厚度,单位为mm;
当成品带钢厚度H≤1.3时,所述数学计算模型给出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均为700KN—900KN,且该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均为-600KN—1300KN;
当成品带钢厚度1.3<H≤1.9时,所述数学计算模型给出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输出值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输出值均为900KN—1300KN,且该成品带钢厚度范围对应的夹送辊操作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与夹送辊传动侧压力二次人工修正范围均为-700KN—1500K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