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套管损坏的施工方法及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138.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齐月魁;刘言理;周宝义;曾晓辉;赵华芝;文勇;李瑞;杨毅;陈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管 套管损坏 油层套管 泥岩 蠕变 工艺管柱 施工 油水井 预防 水泥浆 油井套管 有效解决 环空 井内 阻隔 变形 挤压 膨胀 支撑 保证 | ||
1.一种用于预防套管损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向井内下入膨胀管(6)并对所述膨胀管(6)进行膨胀作业;
步骤b,向所述膨胀管(6)内下入油层套管(11);
步骤c,向所述膨胀管(6)和所述油层套管(11)之间的环空内注入水泥浆(12);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向井内下入用于预防套管损坏的工艺管柱;所述工艺管柱包括所述膨胀管(6),与所述膨胀管(6)的下端连接、且具有中心孔的底堵(10),以及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钻杆(2)、连接管(3)、液压机构(4)、上接头(5)、膨胀锥(7)和下接头(9),所述上接头(5)、所述膨胀锥(7)以及所述下接头(9)位于所述膨胀管(6)内;所述连接管(3)上开设有与其中心孔连通的通孔,泥浆从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液压机构(4);所述膨胀锥(7)采用可变径式膨胀锥;所述可变径式膨胀锥的外径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大;
将与所述底堵(10)的中心孔相配合的胶塞放入所述钻杆(2)内,并推动所述胶塞(1)向下运动直至所述胶塞(1)将所述底堵(10)的中心孔封堵;
向所述钻杆(2)内打入泥浆对所述膨胀管(6)进行膨胀作业;
所述膨胀作业结束后,将所述底堵(10)、所述胶塞(1)以及所述膨胀管(6)的下端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所述钻杆(2)内打入泥浆推动所述胶塞(1)向下运动。
3.一种用于预防套管损坏的工艺管柱,所述工艺管柱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管柱包括:
膨胀管(6),
与所述膨胀管(6)的下端连接的底堵(10),
以及,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钻杆(2)、连接管(3)、液压机构(4)、上接头(5)、膨胀锥(7)和下接头(9),其中,所述上接头(5)、膨胀锥(7)以及下接头(9)位于所述膨胀管(6)内;所述连接管(3)上开设有与其中心孔连通的通孔,泥浆从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液压机构(4);所述膨胀锥(7)采用可变径式膨胀锥;所述可变径式膨胀锥的外径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大;
所述钻杆(2)、连接管(3)、上接头(5)、膨胀锥(7)、下接头(9)以及底堵(10)均具有中心孔,且所述钻杆(2)、连接管(3)、上接头(5)、膨胀锥(7)、下接头(9)以及底堵(10)的中心孔彼此连通;
所述工艺管柱还包括:与所述底堵(10)的中心孔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底堵(10)的中心孔封堵的胶塞(1);
所述底堵(10)的下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呈梯形,并且所述多个凸起沿所述底堵(1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堵(10)与所述膨胀管(6)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2)、连接管(3)、上接头(5)、膨胀锥(7)和下接头(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1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