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经纱上浆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9988.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阳;潘恒;王运利;徐卫林;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144 | 分类号: | D06M13/144;D06M15/53;D06M11/7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纱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浆料 浸轧浆料 经纱上浆 挥发 碳酸氢铵 预处理 预处理液 乙醇 浸轧 浸透 经纱上浆工艺 预处理工序 分解 纺织加工 分子吸附 分子作用 纤维表面 中纤维 烘干 导辊 配制 牵引 | ||
1.一种改善经纱上浆效果的方法,包括经纱预处理,经纱浸轧浆料,经纱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预处理是指将待处理的经纱浸轧由乙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试剂和碳酸氢铵混合配制的预处理液;
其中,预处理液中乙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试剂和碳酸氢铵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乙醇 97.5%-98.9%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试剂 1%-2%
碳酸氢铵 0.1%-0.5%
经纱在预处理液槽中浸轧预处理液,浸轧速度为56-65m/min,预处理液在轧辊浸轧过程中进入经纱内部,分布在经纱中的纤维表面,浸轧预处理液后的经纱导入分解挥发区域,分解挥发区域内的经纱在温度和负压的作用下,预处理液中的乙醇和水逐步挥发,预处理液中的碳酸氢铵逐步分解并挥发,预处理液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吸附于经纱中的纤维表面,其中,分解挥发区域的温度为30-50℃,负压为5×104Pa-8×104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经纱上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试剂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例为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9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