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043.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极 驱动 电路 及其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双向扫描,采用前级驱动电路中Qn‑1节点输出信号和后级驱动电路中Qn+1节点输出信号二者交叠时的高电平时为第n级电路Qn节点预充电,当进行All Gate On显示状态时Qn‑1节点、Qn+1节点相对于均为低电平,因此可以大幅降低Qn节点漏电的几率。同时本发明中Qn节点预充电单元在正反扫描时均使用高电压信号VGH,因此不会再电压信号源之间形成通路,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路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依据该栅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Active Matrix Driving OLED,有源矩阵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上述显示装置通常设置有栅极集成(Gate Driver on Array)电路,其利用现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制程将栅极扫描驱动信号电路制作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该栅极集成电路每一级输出端与一行栅线相连接,用于向该栅线输出栅极扫描信号,以实现对栅线的逐行扫描。
随着低温多晶硅(LTPS)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发展,而且由于LTPS半导体本身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特性,相应的面板周边集成电路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并且很多人投入到System on Panel(SOP)的相关技术研究,并逐步成为现实。
在现有的栅极集成驱动电路设计时都需要具有全部栅极打开(All Gate On)功能用于实现画面插黑和全部栅极关闭(All Gate Off)功能用于实现搭配TP扫描,现有的电路见图1,正反向扫描时序见图2、3。在GOA电路实现All Gate On功能时的具体做法是:通过Reset1信号将所有级GOA电路的Q点及P均拉低,同时将所有级的Gn点拉高。在实现All GateOff时的具体做法是:通过Reset2信号将所有级Gn点同时拉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All Gate On和All Gate Off功能的且有效防止Q节点漏电的栅极驱动电路,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显示功耗的栅极驱动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具有多级结构,其第n级电路中包括:
Qn节点预充电单元、Qn节点上拉单元、Qn节点下拉单元、Pn节点上拉单元、Pn节点下拉单元、Gn输出单元、输出端Gn下拉单元、第一复位单元和第二复位单元:
Qn节点预充电单元,其在第一输入信号Qn-1、第二输入信号Qn+1的作用下控制高电压信号VGH与Qn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由此对Qn节点进行预充电;
Qn节点上拉单元,其电连接在Qn节点与输出端Gn之间,用于维持Qn节点的高电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液晶拼接屏显示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