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3212.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良典;髙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B60S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门构造,即使尾门受到荷载输入,也能够防止雨刷装置向车外分离而脱落。在树脂制的尾门(10)上设有擦拭后玻璃面板(60)的后雨刷装置(70)。此外,具有在尾门10封闭的状态下将尾门(10)与车身(1)固定的锁定装置(21)。而且,后雨刷装置(70)和锁定装置(21)由作为第1加强部件的线缆部件(50)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门构造,尤其涉及谋求防止尾门装备部件的飞散,用于保护乘员的尾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车身的构造,已知如下的树脂制的后门构造,其具有配设于开口部周围的四个角落的加强铰链、以及配设于侧加强件和后门下端部的加强闩。
在这样的构造中,通过在各加强铰链与各侧加强件之间、侧加强件之间、以及各侧加强件与加强闩之间架设加强件,能够充分地确保后门的开口部周边的刚性、以及相对于向加强闩施加的关门时的冲击荷载的刚性,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基于树脂破裂或树脂飞散所造成的货物等的掉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116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这样以往的尾门构造中,以雨刷装置为代表的具有重量的功能部件仅相对于尾门安装。由此,担心当在尾门上施加有荷载输入时,雨刷装置会从尾门分离并向车辆的内部或者外部脱落。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尾门构造为课题,即使树脂制的尾门受到荷载输入,也能够防止雨刷装置从尾门分离并向车辆的内部或车外脱落,从而保护乘员以及防止货物向车外的掉出。
本发明的尾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制的尾门,其设在车身的开口部;雨刷装置,其擦拭设在所述尾门上的玻璃;和锁定装置,其在所述尾门封闭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部卡定,由此将尾门与车身固定,所述雨刷装置和所述锁定装置由第1加强部件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雨刷装置通过第1加强部件而与锁定装置连接,因此即使尾门因荷载输入而破裂,从而使雨刷装置脱落而分离,也不必担心雨刷装置向车辆的内部或车外分离、脱落。
此外,第1加强部件是金属制的线缆部件。根据这样的构成,容易变形,即使考虑基于温度变化所造成的伸缩而挠曲地安装,也能够限制在不会使后雨刷装置脱落的范围内。
而且,锁定装置的朝向车辆内外方向的面与第1加强部件的朝向车辆内外方向的面连接,雨刷装置的朝向车辆内外方向的面与第1加强部件的朝向车辆内外方向的面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尾门受到车辆内外方向上的荷载输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1加强部件的两端部相对于失去连接的方向来强力地抵抗。由此,即使后雨刷装置从内面板脱落而分离,线缆部件也能够持续维持与具有较高安装刚性的锁定装置所固定的部分之间的连结。
而且,锁定装置包括金属制的锁定壳体部,雨刷装置包括金属制的雨刷壳体部,第1加强部件与锁定壳体部和雨刷壳体部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安装环部通过螺栓部件以及螺母部件,而在夹持于从后雨刷装置的金属制的雨刷壳体一体地延伸设置的凸缘部、与雨刷安装部座面之间的状态下安装。
另一方面,安装环部通过螺栓部件以及螺母部件经由金属制信箱状的锁定加强件的安装片而相对于具有金属制壳体的锁定装置安装。
由此,线缆部件的两端的安装环部连接在树脂制的内面板中的、刚性较高的金属制的后雨刷装置的雨刷壳体、以及作为锁定装置的锁定壳体的壳体、以及锁定加强件所固定的位置上。因此,不必担心因难以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的金属制的安装部分的变形而导致连接变得不稳定。
而且,在尾门上,设有将尾门轴支承在车身的开口部上的铰链机构,锁定装置与铰链机构由第2加强部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