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磷杂菲衍生物和无机阻燃剂复配阻燃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9910.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钱立军;汤朔;陈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K5/5313;C08K3/38;C08K3/34;C08G59/50;C08G59/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阻燃 无机阻燃剂 磷杂菲 阻燃剂 复配 阻燃环氧树脂 阻燃性能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阻燃环氧树脂材料 环氧树脂固化物 电子电器领域 阻燃粘结材料 极限氧指数 固化反应 化学键合 熔融共混 有机溶剂 固化剂 改性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磷杂菲衍生物和无机阻燃剂复配阻燃的环氧树脂,是在普通环氧树脂中添加特定阻燃成分获得阻燃环氧树脂材料;具体是通过将不同的磷杂菲衍生物阻燃剂与不同无机阻燃剂复配,并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熔融共混,加入有机溶剂制得阻燃环氧树脂,再向阻燃环氧树脂中加入固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完成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获得阻燃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固化物;该方法只需通过搅拌的方式将阻燃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不需要进行两者间的化学键合反应,简单易行;采用阻燃剂改性的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优异,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6.9%,阻燃级别可达到UL94 V‑0级,可作为电子电器领域的阻燃粘结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磷杂菲衍生物与无机阻燃剂复配而制成的阻燃环氧树脂,属于在普通环氧树脂中添加特定阻燃成分获得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化学腐蚀性和低收缩率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器行业的胶黏剂、印刷电路板和封装材料等领域;但是,未经阻燃的环氧树脂易被引燃,且引燃后难以自熄,会释放大量浓烟;为了避免因其易燃性所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改性。
磷杂菲(DOPO)及其衍生物(如ODOPB、DOPO-NQ、DOPO-MA等)在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应用中表现的十分优异;根据目前报道和公布的相关专利和研究论文可知,将磷杂菲及其衍生物与其他类别的阻燃剂应用于环氧树脂中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获得更高的阻燃效率;无机阻燃剂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广泛的被人们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阻燃中,将无机阻燃剂与其他有机含磷类阻燃剂复配添加到树脂中通常可以起到复合提效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三-(3-DOPO-1-丙基)-三嗪三酮(TAIC-DOPO)与三-(3-DOPO-2-羟基-1-丙基)-三嗪三酮(TGIC-DOPO)都属于新型磷杂菲衍生物类阻燃剂,将它们与几种无机阻燃剂复配应用于环氧树脂中,是一种新型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磷杂菲衍生物和无机阻燃剂复配阻燃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磷杂菲衍生物阻燃剂(如TAIC-DOPO或/和TGIC-DOPO)与无机阻燃剂(如MMT和/或B2O3)复配,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熔融共混,并加入有机溶剂和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制得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
基于磷杂菲衍生物和无机阻燃剂复配阻燃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加热,在搅拌条件下将磷杂菲衍生物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复配添加到环氧树脂中;
2)将上述处理后的环氧树脂降温,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有机溶剂,使二者混合均匀;
3)在搅拌条件下将固化剂加入步骤2)获得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搅拌均匀后,将其涂覆于材料表面,再加热使有机溶剂挥发并进行环氧树脂固化反应,获得基于磷杂菲衍生物和无机阻燃剂复配阻燃的环氧树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用原料: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DGEBA)(环氧值范围为0.10-0.54,工业级);
优选的,所采用的磷杂菲衍生物阻燃剂为TAIC-DOPO(纯度>97%,实验室制备)、TGIC-DOPO(纯度>97%,实验室制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无机阻燃剂为MMT(纯度>95%,工业级)、B2O3(纯度>97%,工业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纯度>98%,工业级)、丁酮(纯度>98%,工业级)、戊酮(纯度>98%,工业级)、甲基异丁基酮(纯度>98%,工业级)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9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