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446.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辉;阮国成;付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2D27/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新军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铝合金 模腔 铸锻 压力机 成型工艺 挤压成型 制造 力学性能要求 铝合金工件 工件自然 机械加工 加热机构 模具合模 制造成本 半成品 粗坯 加热 模具 上模 下模 环节 冷却 取出 脱离 | ||
1.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模具合模,750℃以上的液态的变形铝合金注入模腔;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进液流道,上模内设有模腔调节滑块,模腔调节滑块的外端与压力机连接,上模与下模的连接处设有若干溢流孔,模具内设有加热机构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模腔内壁处的温度;
b、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一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80℃-500℃时,压力机通过模腔调节滑块对变形铝合金进行第一次挤压成型,制成工件粗坯,模腔内多余的变形铝合金从溢流孔处挤出;
c、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二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20℃-440℃时,压力机保持不动,模具内的加热机构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500℃-520℃时,加热机构停止加热;
d、模腔内的液态变形铝合金第三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00℃-420℃时,压力机通过推动模腔调节滑块对变形铝合金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制成变形铝合金工件;
e、变形铝合金工件自然冷却至50℃以下时,模腔调节滑块复位,上模、下模脱离,取出变形铝合金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压力机第一次挤压成型压力为50-60MPa,压力机第二次挤压成型压力为70-7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二次成型制成变形铝合金工件之后,变形铝合金工件自然冷却至300℃-320℃时,压力机通过模腔调节滑块对变形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三次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压力机第三次挤压压力为80-1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模具合模后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220℃-250℃,预热时间为30s-5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液态变形铝合金中加入质量比为0.3%-0.5%的晶粒细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晶粒细化剂为AlTi。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模具外侧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整个模具置于超声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4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整形导向对齐装置
- 下一篇:齿轮打磨去毛刺装置